陈运民,这位来自海南省乐东县佛罗镇福塘村的44岁中年汉子,瘦瘦黑黑的,初见时给人的印象比较憨厚,但从他黑红的脸色中却透出几分精干、自信和英俊。不了解的人,还以为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而了解他的人,则对他种植哈密瓜精湛的技术佩服的五体投地,尤其是当地群众和来自浙江、广东等省份投资千万元、上亿元种植哈密瓜的大老板,更是对陈运民敬佩有加,说是有了陈运民的无私技术支撑,他们在海南投资热带农业的规模才越来越大,收入也越来越多。
陈运民1996年7月从琼州大学新闻秘书专业毕业后,先后在海南一家冷冻厂当主管,后在一公司当秘书、总经理助理等职务,成为人们羡慕的“白领一族”。生来不甘寂寞的他,又回家搞虾塘,由于养虾产业开始走下坡路,他又转行带领五六名工人到儋州、东方、陵水等地打井,一年下来,虽然赚的钱不是很多,但艰辛的工作磨练了他的意志,让他的人生受益匪浅。
1999年7月,在佛罗镇福塘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陈运民被群众推选为支委委员、村委会副书记,一干就是一届,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大学生村官。虽然那个时候,还不流行叫大学生村官,但他干的是实实在在的村官。村官经历,让他有了不干则罢,要干就要干出名堂,而且必须掌握一技之长,才能为群众脱贫致富贡献一臂之力。
2002年的一次偶然机会,陈运民接触了哈密瓜产业。当时,新兴无土栽培技术,他一下子在村里帮助外地老板种植了50亩哈密瓜,技术由他负责。刚接触这一产业,老板看他是一名大学生,为人诚实,肯学苦钻,就告诉他,你不要背负什么包袱,大胆放心地种植,就把他作为你的“试验田”吧。老板的一席话,既是信任,又是鼓励,更是动力。由于初涉该行业,他种植的50亩哈密瓜第一年以失败告终。这时,老板没有埋怨,而是鼓励他继续钻研,就这样,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第二年他种植技术有了突破,当年略有收获。第三年,同村很多观望的群众,在他的指导下也开始“试水”无土栽培种植哈蜜瓜并取得成功。
十年间土地租金涨200多倍
2004年9月,一家公司看到佛罗镇周边种植哈密瓜的土地租金“水涨船高”,便瞄准10多里外的莺歌海镇海沙地,就当即决定让陈运民率先在这里当技术主管,“试水”在海沙地种植哈密瓜。
陈运民心里明白,创业中机遇与风险共存,没有风险也就没有机遇。他决定背水一战,每天吃住在基地,仔细观察哈密瓜每一天的生长情况,然后决定何时用肥用水,就是他这一破釜沉舟却试出了一条致富路。他在10亩海沙地里,让老板赚了10多万元。老板高兴,第二年就扩大种植面积达到100亩。更让陈运民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的带领下,原来一直承包不出去的海沙地,很快就成了“香饽饽”,在这里不仅当地群众争先种植哈密瓜,外地老板更是大手笔承包这里的沙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陈运民清楚地记得:原来这里的海沙地租金每亩10元,现在已经涨到每亩2200元以上,这足以证明哈密瓜产业已在乐东县成为支柱产业。
带上岸渔民致富摆脱贫困
这些年,陈运民还经常性地对瓜农进行技术指导,毫不保留地帮助瓜农解决种植中碰到的技术难题,不管他认不认识,只要瓜农询问他便耐心地告诉瓜农怎么施肥、育苗、栽培、管理,这成了他每天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也让他从此远近闻名。
“别人当技术员是销售自己的肥料,而他从不利用技术搭售自己的产品。”从浙江来三亚、乐东种植哈密瓜的海南卢氏蜜蕾浙海果蔬水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卢灵锋说。他过去每年种植哈密瓜七八十亩,自从认识了农村技术员陈运民后,才敢在乐东大手笔投资种植哈密瓜400多亩,主要是相信他的技术,他的为人,能为自己种出好哈密瓜提供技术保障。
说到技术支撑,去年投资上亿元种植哈密瓜达到2000多亩的海南林氏联合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总对记者连说:陈运民种植哈密瓜的技术绝对是一流的,人品也是一流的。正因为有像陈运民这样乐于奉献的技术骨干,他和四五个老乡才敢在乐东、三亚投资热带农业,他们不担心种不出绿色无公害的哈密瓜产品。
莺歌海镇莺一社区居委会书记兼主任李闻东告诉记者,莺歌海镇1/4的居民是渔民。如何让这部分转产的渔民上岸,找到发家致富的出路,政府部门多年来一直积极探寻。当时,这些上岸的渔民从事过养殖、运输,但都不理想。后来,陈运民利用他精湛的技术,在海沙地上成功种植哈密瓜,给当地渔民找到了出路,现在上岸的渔民,只要有技术难题,陈运民二话不说,就会无偿解决。如今,在他的带动下,上岸渔民种植哈密瓜近千亩,每亩净收入7000多元,让这部分渔民摆脱了贫困。现在乐东全县种植哈密瓜面积达到5万多亩,其中浙江老板种植面积达到2万多亩。
正是由于有陈运民的精湛的技术,乐东哈密瓜香飘全国各地,成为乐东的一张“名片”。
哈密瓜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