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1+1”傻瓜种植模式,是刘老师按照吴忠市气候和种植条件发明推广的葡萄新型高产种植技术。可使棚室葡萄在栽培后400天内,亩产量达到近3000kg,并且提前两个月成熟上市,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什么是“1+1”种植模式?
所谓葡萄“1+1”傻瓜种植模式,即一个结果母蔓加一个准备枝蔓。
在设施种植条件下,从幼芽订植开始,只定向培养一根枝蔓作为结果蔓。第二年再从这个结果蔓的基部培养一根准备蔓,成为下一年的结果母蔓。如此年复一年,周而复始。采用“1+1”种植模式能使当地葡萄当年种植、当年结果、当年丰产,在同样条件下提升产量3~4倍。
“1+1”种植模式实操
栽培管理细节方面,首先全园增施有机肥,土壤改良是少不了的。将圈肥、麦糠、稻壳、玉米秸秆、杂草等混在一起生物菌肥、氮、磷、钾复合肥等一并翻入地下,改变土壤理化性状。
葡萄移栽应选择茎秆粗壮、组织充实、芽眼饱满、根系发达、无病无虫的苗木。而合理密植又实现葡萄前期产量的关键技术办法之一。建议株行距0.5米*1米,即每亩订植1332株;长势中等偏弱的品系,株行距能够0.4*0.9米,每亩高达1850株。
葡萄栽植后,春天要准时抹芽留芽,培养一个主蔓。随地温升高,芽眼开始萌动,要本着留下留强的原则,选冬芽萌发且距地表较近的一个壮芽,定向培养成为主蔓,其余副芽所有去除—只留一个主蔓。
山东莱西,剪枝营建示范
当主蔓达到1.3米左右时,进行第一次摘心,留蔓高度1米左右;摘心后副梢成长到30~50cm时进行第二次摘心;对摘心后叶腋间夏芽抽出的副梢,除留顶端一个副梢成长外,其余副梢留基部1~2片叶去除。
经二次间断摘心后,顶端长势依旧,可在顶端恰当位置保留2~3个副梢延长成长,分散成长优势。分段摘心的目的就是促进主蔓加粗,健壮成熟成长。保证冬芽孕育饱满,为翌年早果早丰打好基础。
进入9月份后,当地气温降低、枝蔓长势减弱,要对选留的主蔓进行带叶修剪,剪留高度在一米左右。落叶后,将主蔓匍匐固定在第一道铁丝上,成为结果母蔓。
绑蔓时根基位置方向一侧发生小弯曲,第一道绑缚物一定要牢固。之后将从弯曲处萌发出的新梢,培养成准备蔓。
结果母蔓来年结果后,在修剪时,从依靠近地表的准备枝处,将原有结果母枝剪除。并对准备枝重点培养,成为下年结果母蔓。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24年老龄树采用“1+1”模式取得成功
葡萄种植小心事项
葡萄要想高产稳产,除了肥水、温度、湿度调控要足够准时之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葡萄营养物质转化临界期要促、控结合,多措并举,加快营养物质转化。经过控水、控氮肥,促进枝蔓组织充实、加粗成长。
2、结合秋天施肥,疏松土壤,加强土壤透气性,促使根系纵深扩展。
3、升温前,要小心科学灌水,下降地温,硬逼植株减弱生理运动,促进提前进入休眠状态。因为如果低温休眠不足,则萌发新梢少、发芽参差不齐、花穗孕育不良,甚至绝产。
植株经低温过渡之后使用石灰氮(化学名氰氨基化钙)充分打破休眠期。详细对策是:将石灰氮置于80摄氏度热水器具中反复搅拌后盖严,浸泡6小时后,滤出清液涂抹芽眼,做好标记,以示不同。经石灰氮处理后的芽眼,提早萌芽10天左右,且萌芽整齐,花序枝增多。
其它,在果实由绿转红之后,在穗柄基部环切,后用塑膜包扎伤口,可提前成熟半月。采收前浇水能够促使果实着色成熟,加强糖分、明显增产。
改造后的“藤稔”当年亩产达到7000余斤
结尾:纵然“1+1”种植模式最初针对宁夏吴忠市研发、推广一种新型种植模式,但依据后续在各地试验示范,这套管理办法可适用于全国大一些葡萄种植地区。不过,相信许多堂友已经看出来,“1+1”种植模式其实是以生产为目的的栽培,并不适用于需要恰当控产量、提品质的采摘或者休闲观光园。即使“1+1”种植模式的品质也很有保证。
来源:吾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