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别称咖啡黄葵、越南芝麻、羊角豆、糊麻、秋葵、补肾菜等,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开花结果期应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黄秋葵的栽培时间吧!
黄秋葵的栽培时间
黄秋葵露地种植,南北各地多4~6月播种,7~10月收获。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北方寒冷地区常用阳光温室、塑料棚室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订植于大田。从播种到第一嫩果出现约需60天左右,早先整个采收期长达60~70天,全生育期可达120天左右。
黄秋葵的栽培条件
1、温度:黄秋葵喜温暖、怕严寒,耐热力强。当气温13摄氏度,地温15摄氏度左右,种子即可发芽。但种子发芽和生育期适温均为25~30摄氏度。月均温低于17摄氏度,即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摄氏度,则成长缓慢,植株矮小,叶子狭小,开花少,落花多。26~28摄氏度适温开花多,座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
2、水分:黄秋葵葵耐旱、耐湿,但不耐涝。发芽期土壤湿度过大,易诱发新苗立枯病。结果期干旱,植株长势差,品质劣,应始终坚持土壤湿润。
3、光照:黄秋葵对光照条件尤为敏感,要求光照时间长,光照充溢。应选择向阳地块,增加通风透气,堤防合理密植,以免互相遮荫,影响通风透光。
4、土壤: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不择地力,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较宜。肥料在成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需磷钾肥较多。但氮肥过量,植株易疯长,开花结果延迟,座果节位升高,氮肥不足,植株成长不良而影响开花座果。
黄秋葵栽培措施
1、整地施肥:预备栽培黄秋葵的地块,在前茬收获后,要准时进行秋冬深耕,深耕30厘米,以加深熟土层,进一步疏松土壤,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栽培前把土地整得细、平、松、软,上虚下实。黄秋葵需肥较多,每亩撒施腐熟厩肥5000千克、复合肥20kg,在整地前铺撒于地表,然后深翻入土,细耙拌匀,使土肥混在一起,然后开沟做畦。
2、适时播种:多采用直播法,也可育苗移栽。一般5月中旬播种,6月中旬定值,8月大量采收。
3、剪苗中耕:黄秋葵出苗后要准时减苗,2-3片真叶时,除去病、弱、幼苗,每穴留2株。小苗出土后,要准时中耕锄草,每10天左右进行1次。第一朵花开放前应增加中耕,恰当墩苗,促使根系发育。封垄前中耕覆土,避免植株倒伏。
4、肥水管护:黄秋葵较耐旱、耐湿,在成长时期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尤其是开花结果期需要充盈的水分。黄秋葵成长采收期长,整个生育期约100天。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恰当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后进行,每亩施尿素6-7kg。
5、设架摘叶:夏天要设支架防倒伏,可用长1米的竹竿或树枝插在植株根旁,支撑植株。在成长前期要避免营养物质成长过旺酿成疯长,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准时摘除。留作种果的应准时摘心,可促进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升种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