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前预备
(1)2009年品类试验状况
2009年,山东省荣城市分别在崖头德信防水镇、滕家镇和城山卫镇安排三组玉米品类试验。综合3处试验结果表明,春播青农105号抗粗缩病能力领先于其他任何品系,在当年粗缩病偏重形成的状况下,青农105号粗缩病平均染病率仅为2.6%,最大染病率为5.3%,比位居第二的农大108染病率分别下降79%-85%,平均产量9945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系农大108增产13.2%。
(2)2010年品系试验状况
2010年,我市分别在俚岛镇、崖头镇安排了2组品类试验,在埠柳镇、上庄镇和城山卫镇安排3组青农105号示范田。共有18个品类参加品系对比试验,当年春播玉米粗缩病总体轻于往年,试验结果显示,32个参试品类中,较抗粗缩病的品系有青农105号、金海5号、农大108和登海3622号4个品类,其染病率均低于10%,其中青农105号抗病性最强,平均染病率仅为0.8%,其次依次是金海5号染病率为6.0%,农大108染病率为7.2%,登海3622号染病率为9.0%。
播种与移栽
(1)实行种子包衣处理
选择玉米公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可有用抑制玉米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要求种衣剂既含有杀菌剂又含有杀虫剂成分,起到杀菌与防虫的双重成效。我市通过多种药剂配方试验,最终筛选出一种最佳种衣剂配方,即1克立克秀(60克/升戊唑醇)与3克甲基异硫磷混配,能够包衣2.5公斤玉米种子,经该配方处理过的玉米种子,苗期病虫害显著低于未经包衣处理的玉米种子。
(2)培肥地力、深耕土壤
玉米高产种植需要耕层深厚、肥沃、排灌条件好的地块。要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腐熟的有机肥3万kg/公顷,配合施用氮磷钾化肥和微肥。底肥撒施匀称后,进行深耕耙平,深度25厘米。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青农105号不必刻意规避灰飞虱迁飞期,只需考虑土壤墒晴和地温条件。在5厘米地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时,能够趁墒播种。播深3-5厘米,在土壤干旱又没有水浇条件时,能够采用深开沟浅覆盖加镇压的办法,使种子处于相对湿润的土层。等行距栽培时,行距66厘米,株距27-29厘米,适宜密度4.95万-5.25万株/公顷。
田间管理
增加田间管理
①查苗补苗、减苗定苗
玉米出苗早先要准时查苗补苗。能够催芽补种,即提前浸种催芽,适期补种;也能够移苗补栽,在播种时多播部分准备苗,如缺苗时移苗补栽,移栽苗龄以二叶期至四叶期为宜。掌握在三叶时期苗,4-5叶时定苗。适期中耕锄草,苗期中耕可进行2次,第1次宜浅,掌握3-5厘米,以松土为主;第2次在拔节前,可深至10厘米,并且要做到行间深,苗旁浅。
②肥水管理
如果底肥和种肥充盈,小苗长势好的状况下,苗期一般不需追肥。拔节前后追施攻秆肥,其作用是保证玉米健壮成长,秆壮叶茂,促使雌雄穗的分化和产生。穗期追肥应在行侧恰当距离深施,并准时培土。一般攻秆肥、攻穗肥分别施在离植株10-15厘米、15-20厘米处较好。追肥深度以8-10厘米较好,以提升肥料应用率。玉米穗期气温高,植株成长快速,用水量大,一般结合追施攻秆肥浇拔节水,使土壤水分坚持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开花期是玉米毕生中的需水临界期,缺水会酿成雌穗小花退化和雄穗花粉败育,严重干旱则会酿成“卡脖旱”,使雌雄开花间隔时间延长,甚至抽不出雄穗,下降结实率。所以此期遇旱要浇水,土壤水分坚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
小心事项
一是青衣105号具有高抗玉米粗缩病能力,但不代表青农105号是免疫品系,在病情特别严重的年份和区域最好采用配套的防病办法。
二是青农105号不宜栽培过密,超过5.25万株/公顷不利于大穗的发生,如果再遇到阴雨寡照年份还可能形成空秆征象,不利于该品系高产优势的发挥。
三是该品系作为春播品系优势显著,特别在粗缩病高发区域作为春玉米栽培,其抗病稳产性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