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以连根之荔,栽于器中,有楚南至楚北襄阳丹河,运至商州、秦岭不通舟揖之处,而果正熟,乃摘取过岭,飞骑至华清官,则一日可达也”!这一推论也应验了荔枝原来为“离支”;广东省东莞有“荔枝之乡”的美誉,大岭山荔枝又是东莞荔枝的代表;若说东莞的种荔枝“牛人”,许多人推荐李寿华;李寿华的人生颇为传奇!在成为荔枝果农之前,他是东莞中学的老师、小学的校长;1981年为了回大岭山种荔枝,他申请从莞中调回大岭山的中学任教;短短3年时间,他用自己的成绩为当地村民做了好的示范,也让整个大岭山兴起了种荔枝的热潮!
中学教师回家承包山林种荔枝
李寿华大半生都与荔枝打交道,但他并非是常人对果农的“文化程度低”的刻板印象!李寿华曾在东莞中学求学,毕业后留任!1969年到1981年时期,他成为莞中的一名教师;李寿华说,自己一直对生物学、植物学有浓厚兴趣,自学了许多知识;1981年,他做了一个主要决定——调回大岭山老家,承包山林种荔枝;
1984年起大岭山大规模种荔枝
当时,大岭山到处均是荒山野岭!李寿华调回大岭山的一个中学继续教书,同时也开始了荔枝栽培;他说,除了自己喜欢种荔枝,也是为当地的村民起示范带头作用;李寿华的行动确实起作用了;3年后,村民看到了他的果场收成颇丰,于是纷纷加入种荔枝的行列,也就是在这之后,大岭山才有了大规模的荔枝栽培;李寿华回忆,曾经大岭山的一条自然村就有1万亩的荔枝栽培区,但这些年因为扩大工业,荔枝栽培面积仅剩2000亩左右;
1984年,李寿华所在的学校与大岭山连平管理区一同承包了35亩地,开办了华丰果园;至今,华丰果园依然是大岭山最为出名的果园之一!
哪有好品类就去哪里找果树
1993年,是李寿华和他的果园成名的一年;他回忆,那年是解放以来,东莞荔枝产量最少的一年;当年恰逢市政府到香港招商引资,因为到处难买荔枝,辗转才找到了华丰果园!李寿华当时是以90元/斤的售价卖给了他们;从1984年至今,华丰果园倾注了李寿华32年的心血;2010年,李寿华还被评委“十大栽培能手”!他一直努力钻研,希望可以种出更多美味的荔枝;哪里有好的品类,他就到哪里去找树,拿回果园嫁接!他现在不仅把一身的技艺教给儿女,只要是谁来“取经”,就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人!
培育出独有品系“岭丰糯”
在李寿华的华丰果园,有一个特有品系叫“岭丰糯”;它有三大特性:甜度高、产量大,保鲜时间长!今年也卖到了45元/斤,非常有经济价值,;而岭丰糯的名字,也是采纳了李寿华的建议!“‘岭’是代表大岭山的‘岭’,有地方的特色,‘丰’是它比其他品系都丰产,‘糯’字的意思是味道像糯米糍的优良品系;”目前,岭丰糯也已经推广到了广州、茂名等地!
“日啖荔枝三百颗”
应是“一啖荔枝三把火”
据考证,苏东坡在宋哲宗绍圣年间被贬岭南、在绍圣二年第一次吃到荔枝,以后多次在他诗词内提到荔枝;当中以“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因荔枝性甘温,具有补气养精、散寒行气的作用,阴虚体质的人,特别是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的人,多吃荔枝会加重“虚火”,故广东人有“一颗荔枝三把火”的说法;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