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黑土地上透着一丝凉意!黑龙江省勃利县田润产业扶贫设施农业园的温室棚室内绿意盎然,已经成熟的草莓圆润可人,等待着与游人亲密邂逅!
“有机标准栽培,绿色无污染;”田润产业扶贫设施农业园经理彭伟从地里掐下一颗粉白饱满的草莓,递给采摘的游客;
乳白色的果肉,被粉红色的果皮包裹,看似不成熟的颜色,却淌出甜蜜的汁水;浅尝之后,细腻和甘甜满足了心中所有好奇;
这类甜蜜的草莓名叫小白,是由草莓品系“红颜”变种而来;与果皮果肉均为红色的“红颜”差别,“小白”的果皮呈粉白色,果肉呈白色,具有清香的气味和香甜的口感;
“勃利县的土质很适合种草莓,但是市场上的草莓品系琳琅满目,价格参差不齐!只重视产量,注定要被市场舍弃;加入科技手段提高品质,才能占领市场!”彭伟说;彭伟大学读的专业是农学,毕业后毅然返回家乡,要在这片土地上“折腾”出点名堂!
2018年7月,由财政部门、企业共同出资,总面积11万平方米的田润产业扶贫设施农业园建成投产;一期16栋科技型阳光温室栽培了有机草莓和有机玉米,农业园收益的45%作为扶贫项目收益,用于勃利县的脱贫攻坚;
全自动的温室棚室,24小时全天候监控植物的各项成长指标;每个棚室中都有蜂箱,住着为草莓花朵授粉的蜜蜂!草莓的成长过程中不利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成长调节剂,而是遵循自然规律,为草莓营造天然的成长环境;
7个月后,第一批“小白”草莓陆续产出,零售价136元一千克,是市场上普通草莓价钱的3倍;成长在温室中的“小白”草莓迎来了采摘季!
家住勃利县小五站镇的付丽杰和十几个同乡在农业园打工,负责草莓的田间管理、采摘和包装;她摘下一颗粉白色的草莓,注意翼翼地放进篮子里,再把草莓逐个包装好,放进包装盒;一盒12颗草莓,能卖到80元,她也因为“照顾”这些草莓,每月收入两千多元;
黑土地上长出的“小白”草莓带来了扶贫的新思路,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草莓进入丰收季,用工量能达到四五十人,很多贫困户在这里实现了脱贫梦!
“我们在这儿打工,一年能挣两万多元;农民种多少地才能挣这些钱。关键还不用风吹日晒,不依靠天吃饭!”在家门口找到了好营生的付丽杰说,现在的生活像草莓一样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