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是我们常见的食用菌之一,而在种植平菇时,冬天正是出菇的时候,菇期管理是平菇优质高产的主要环节,如果管理不妥,极易形成不出芽、成长进行以及侵害病虫害的征象。那么平菇出菇期该怎么管理呢?一起来看看吧。
1、调节温湿度
冬天气温持续降低,平菇尽管对于温度适应范围很广,但是也不可防止的遭遇了低温的影响。所以在管理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调节温度和湿度,在秋冬天种植的平菇品系,它的出菇温度一般在5~30度之间。一旦温度低于5度,子实体成长缓慢,甚至停止成长,所以菇棚的温度不得低于5度,但也不宜太高,最好坚持在10~12度。在湿度管理上,不宜频繁的浇灌,以免菇棚湿度较大,更不宜一次喷洒过量的水,尤其是在晚上时,在喷洒水是,要小心喷洒水雾,不宜直接用水管喷洒水。
2、加强散射光
在平菇出菇后,对于光照有一定的要求,子实体在光芒不足的环境下,它的茎杆会成长过长,而菌盖变小,使其商品性下降,影响到销售价格。而许多的栽培户认为是通风成效较差或其他管理不妥导致的,菇棚的光芒不宜过强,正确的管理是 保证菇棚有敞亮的散射光。但是不宜日光直接照射,日光直射会引起菌袋两端的出菇量较少,会加强中央的出菇量,从而影响到平菇的品质。
3、预防病害
在冬天时,气温较低,虫害极少,在种植时重要需要预防的是病害,一般而言,在出菇期最重要的病害是干腐病和细菌性斑点病。老菇棚的干腐病发作频率较高,在发病后,小蘑菇芽开始大量的死亡,逐渐变黄变干。对于干腐病最好采用喷雾预防最好,在发病后可喷洒如蘑菇克星、2号疣猪、霉斑网、宝清等药物,交替应用成效更佳。
而细菌性斑点病在发作后,菌盖上会发生小的黄棕色斑点,随病情扩展,斑点逐渐扩展连合成大斑点,从而影响到平菇的商品性。预防此病除了喷洒水雾和抑制湿度后,还要堤防准时清除患病平菇,准时喷洒杀菌剂。
以上是平菇出菇期管理技术介绍,指望能协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心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