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原产我国,其茎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花朵为黄色。农艺学上将植物中种子含油的多个物种统称油菜。目前油菜主要栽培(品种)类型为: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
油菜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地。油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油菜一般生长在气候相对湿润的地方,譬如中国的南方。油菜也有许多用处,比如油菜花在含苞未放的时候可以食用;油菜花盛开时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陕西的汉中市就有一片油菜花观赏旅游区);花朵凋谢后,油菜籽可以榨油。
油白菜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如下:
一、霜霉病
1、发生特点
油菜霜霉病属鞭毛南亚门真菌,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粪肥里和种子内越夏,萌发后侵染幼苗,病斑上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第二年春天气温升高,又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再次侵染叶、茎及角果,油菜进入成熟期,病部又产生卵孢子,可多次再侵染。受时晴时雨天气的影响,油菜霜霉病也将严重发生并流行。该病主要为害叶、茎和角果,致受害处变黄,长有白色霉状物。花梗染病顶部肿大弯曲,呈“龙头拐”状,花瓣肥厚变绿,不结实,上生白色霜霉状物。叶片染病初现浅绿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多角形的黄色斑块,叶背面长出白霉。
2、防治方法
摘除基部黄叶、病叶并带离田间深埋或集中烧毁,以增强田间通透性、降低和减少田间菌源基数外,应适时进行对口的药剂防治。当病株率达20%以上时,开始喷洒40%霜疫灵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二、病毒病
1、发生特点
油菜病毒病由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油菜花叶病毒等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其传毒媒介是蚜虫。一般病毒在十字花科蔬菜、自生油菜和杂草上越夏,秋季通过蚜虫传播至较油菜早播的十字花科蔬菜如萝卜、大白菜、小白菜上,再传至油菜地。春季干燥少雨、气温高,利于蚜虫大发生和有翅蚜迁飞,从而导致该病易发生和流行;早播地靠近蔬菜地,或附近杂草丛生田,发病也较重。而成株期病害的流行则决定于油菜品种、播种期、传毒蚜虫、苗期气候条件和毒源作物等综合因素。
2、防治方法
除采取选用抗(耐)病品种、适当迟播、清除田边杂草以及实行水旱轮作等综合农业措施外,应加强毒源蚜虫的防治。
三、菌核病
1、发生特点
油菜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病株残体、种子中越冬越夏,在春后气温适宜条件下萌发,形成子囊盘、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侵入寄主最适温度为20℃左右。油菜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期降水量多、阴雨连绵、相对湿度在80%以上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偏施氮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植株过密的田块发病都较严重。油菜始花期是菌核病感染流行的重要时机,加之部分田块田间种植密度大及时晴时雨天气等,都十分有利于菌核病的普遍发生且逐渐蔓延。
2、防治方法
除及时摘除病、老、黄叶等农业防治手段外,需立即用药剂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80%多菌灵600倍液,或40%菌核净600倍液等,喷施植株中下部。由于带菌(有病)的花瓣是引起叶片、茎秆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掌握在油菜主茎盛花期至第一分枝盛花期(防治适期)用药,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