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识别要点 该病重要为害茎基部。病部初出现水渍状浅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后扩大到整个茎基部腐烂,或沿叶帮向上扩大,酿成烂帮、烂叶,最后植株萎鷰枯死;空气湿度大时,病部出现棉絮状的白色霉,后在茎内外出现白色粒状物,逐渐变为黑色的鼠粪状物(菌核)。
出现规律:由真菌浸染所致,除为害莴苣外,还几乎可为害全部蔬菜种类。气温15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时,易发病,连座地、栽培过密地、低洼地、排水不良地、浇水过量地、偏施氮肥或肥料不足地、管理粗放地、植株长势弱的地,发病重。
预防方法
(1)栽种(定值)6~8片真叶的带土壮苗;(2)堤防提升盖膜质量,使膜紧贴地表,并防止高温为害。(3)每亩施过磷酸钙30~50公斤,硫酸钾15~17公斤。
补救办法
(1)初发病时,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2)准时摘除发病叶片或拔除病株,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均带到田外深埋,并深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