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有很高的养份价值,受到许多人的喜爱,那么在甘蓝的成长过程中,怎样防治和治疗甘蓝吊丝虫呢?
吊丝虫分布在中国各地区,重要为害油菜、甘蓝、白菜、青菜花、萝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作物。吊丝虫重要啃食蔬菜植物叶子,危及作物的成长,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影响,下给大家介绍一下甘蓝吊丝虫的防治和治疗手法。
甘蓝吊丝虫的生活习性:
吊丝虫常年产生11~12代,以3~6月及9~11月为两次高峰期,无显著越冬征象。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栖息在植株荫蔽处或杂草丛中,日落后开始运动,有趋光性;成虫产卵期可达10天,卵散产于叶背近主脉处。初孵幼虫潜入叶内取食,2龄后开始自隧道中外出,取食叶子叶肉及下表皮,留上表皮呈“开天窗”;3龄后取食叶子成孔洞,严重时仅留叶脉,并可取食嫩茎、幼茎,影响结实。幼虫很活跃,遇惊后即作剧烈扭动并向后倒退,或吐丝下垂逃逸。幼虫共4龄,发育历期12~27天,老熟后在叶背或地表枯叶下结薄茧化蛹,蛹期约为9天。
甘蓝吊丝虫的防治和治疗对策:
1、合理安排茬口,防止十字花科蔬菜莲座,蔬菜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株落叶,并随即翻耕,消灭越夏、越冬虫口,沟渠田边等处的杂草,减少成虫产卵场所和幼虫食料。
2、喷洒苏云金杆菌(Bt)悬浮剂500—800倍液,也可选用1.8%阿维菌素(齐螨素、害极灭、爱福丁)20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