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特性 苗期感病,受害茎、叶呈水浸状腐烂;成株感病,始于近地面的叶子,初呈水浸状,后快速扩展,茎基腐烂,疮面上生灰褐色霉层,天气干燥,病株逐渐干枯死亡,霉层由白变绿,湿度大时从基部向上溃烂,叶柄呈深褐色。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传播,寄生衰弱或受低温侵袭,相对湿度高于94%及适温易发病。发病适温为20-25摄氏度。
(2)防治和治疗办法
①收获后,准时处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准时深翻;减少菌源。
②增加管理,防止田间产生高湿条件,做到合理施肥,增强抗病力。
③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50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视病情,隔7-10天轮换用药1次,间断防治和治疗2-3次。采收前15天以上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