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杏褐腐病会有两种差别的症状!一种是为害接近成熟的果实,起初出现暗褐色,稍微凹陷的圆形病斑,之后快速的发展,变软腐烂,在其上面出现有黄褐色的绒状颗粒,轮生或是不规则,被为害的果大多数在早期脱落,腐烂,少数的悬挂在树上产生僵果;另一种是为害果实、花以及叶子;在果实感病后,将会成长出灰色绒状的颗粒,有些时候还会导致花腐。叶子感病,产生大型暗绿色水渍状的病斑,下雨量大时造成叶腐;
其中病原重要有二种,一种称为仁果丛梗孢,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囊盘呈现灰褐色、直径在3毫米到5毫米之间,在田间需要通过两个冬天之后才能够出现。子囊圆筒形或是棍棒状,大小为120~180×9~12微米!子囊孢为子卵形,两端尖,没有色泽,大小为11~12.5×5.6~6.8微米;无性世代分生孢子梗生在垫状子实体上,丝状,没有色,大小为60~125×6~8微米,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没有色泽,念珠状串生,大小为18~23×10~15微米!另一种病原菌称为灰丛梗孢,是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世代称为核果链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盘体现为漏斗状或是盘状,高0.5毫米到3毫米,呈现为柄褐色,盘色比较浅,直径在5毫米到15毫米之间。子囊圆为筒形,大小为121~188×7.5~11.8微米!子囊孢子没有色泽,成纤维椭圆形,大小7~19×4.5~8.5微米;分生孢子大小5~23×4~20微米!无色,椭圆形或是柠檬形;病菌和育温限1℃到30℃,其中25℃为适宜;
传播渠道与发病条件
病原菌将会在僵果中过冬,第二年出现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蔓延,经伤口或是皮孔侵入到果实,在果实接近成熟时发病!下雨量大的条件适宜其发病;
防治和治疗办法
1、不失时机的将树上、树下的病果以及僵果清楚掉,集中深埋或是烧毁,以降低菌源;
2、防止果实发生伤口,不失时机的防治和治疗害虫,以减少虫伤,防止病原菌从伤口处侵入;
3、在果实接近成熟的时候喷施农药百分之三十六的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是百分之五十的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百分之七十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到8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