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当前秧田一代灰飞虱虫量、带毒率等要素综合剖析,今年玉米粗缩病具备大流行条件,应增加防治和治疗。
发病症状 病初在幼叶中脉两侧叶脉间发生透明虚线小点,早先小点逐渐增多,叶背叶脉上出现蜡白色突起。病株叶子浓绿,节间短,植株矮化,顶叶簇生。发病轻的植株雄穗发育不良、散粉少,雌穗稍短、籽粒少;发病严重的植株雄穗不能抽出或无花粉,雌穗畸形不结实或结实少。
发病规律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发的病毒病。一般灰飞虱在小麦及禾本科杂草上越冬和繁育,小麦收割前后(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一代成虫迁飞高峰期,灰飞虱大量迁入玉米田,刺吸玉米植株引起发病。冬暖春旱年份灰飞虱出现量大,玉米粗缩病出现严重。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粗缩病,出苗至6叶期植株最易染病,拔节后染病酿成的产量损失小。
防治和治疗方法 采取“割断毒源、治虫控病”的综合防治和治疗策略。(1)选用抗病品类。玉米品类间染病性有差异,应选用苏玉19号、苏玉20号等抗耐性好的品系。(2)肯定适宜播期和播种方式。调解玉米播种期,使小苗易染病期避开灰飞虱成虫盛发期。我省夏玉米应推迟到6月中旬后播种,或采用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直播等方式,以减少发病。(3)播栽前耕翻灭茬。小麦田不提倡麦套玉米方式,应耕翻灭茬后抢墒播种,破损灰飞虱寄生环境。(4)增加田间管理。准时清除田间及田边杂草,以破损灰飞虱栖息场所。结合减苗、定苗及早拔除田间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以消灭毒源。玉米成长后期及早拔除不结实的绝收病株,改善田间健株成长环境,提升结实率和粒重。合理施肥和浇水,促使植株成长,缩短玉米易染病生育期,增强植株抗耐病能力。(5)化学防治和治疗。播前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包衣种子。玉米出苗后至5叶期,选用10%吡虫啉等药剂对田边及附近的杂草喷雾防治和治疗灰飞虱,以减轻病害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