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甘蓝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变异,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等国,在欧、美个别国家种植历史长久。近年来从美国、荷兰、德国等国家引进,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郊区作为特菜栽培。羽衣甘蓝适应性广,抗寒、耐热和耐肥水,种植容易,并且一次订植多次采收,采收期可长达6个月,在全国大多数数地区都能栽培。其叶形奇特、叶缘呈羽状深裂,美观漂亮,其中彩色品系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作为盆栽蔬菜栽培出售,也可种在园区的路边及花坛中美化环境。
一、植物学特性
羽衣甘蓝主根不发达,须根较多,重要根群分布在30cm左右的土层中。茎直立,肉质,较粗壮,株高40-80cm;叶子绿色,长椭圆形,边缘羽状分裂,叶子较厚,叶面皱缩程度各品系间差别。叶柄较长,约占全叶的1/3。总状花序,花黄色,异花授粉。果实为角果,种子圆球形,黄褐至黑褐色,千粒重3-4g。
二、栽培条件
1.温度
羽衣甘蓝喜柔和的气候条件,耐寒性强。种子在3-5摄氏度条件下便可缓慢发芽,20-25摄氏度时发芽最快,30摄氏度以上不利于发芽。茎叶成长最适宜温度18-20摄氏度,夜间为8-10摄氏度,但能耐~4摄氏度的低温,成长时期能经受短暂的霜冻,温度回升后仍可正常成长。也较耐高温,在30-35摄氏度条件下能成长,但叶子纤维增多,质地变硬,品质下降。
2.光照
羽衣甘蓝属长日照作物,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具有一定大小的营养物质体,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完成春化阶段并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结实。在营养物质成长时期(未完成春化阶段以前)较长日照和较强的光照有利于成长。但在产品出现时期,要求较弱的光照,强光照射会促使叶子老化,风味变差。
3.水分
羽衣甘蓝喜湿润,但在小苗期和连做期能忍耐一定的干旱,而在产品发生期则要求较丰富的土壤水分和较湿润的空气条件。在土壤相对湿度75%-80%,空气相对湿度80%-90%状况下,成长良好,产量高,品质佳。土壤水分不足会严重影响叶子成长,产量将显著下降。
4.土壤和营养物质
羽衣甘蓝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但在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中种植更有利于提升产量和品质。适宜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不宜在低洼易涝的地块栽培。喜肥,需肥量多。由于采收期长,所以务必满意其对氮素肥料的要求,并配合施用磷、钾和微量元素。
三、重要种植技术
1.选用良种
目前重要有鸥系列大阪系列名古屋系列雀系列等,品类好,在山东地区都比较适宜栽培,成长势强、整齐一致,叶子浅绿色,叶面褶皱多,质地柔软鲜嫩,口感好,含钙量高,外观漂亮,观赏性好,抗病性强,抗逆性好,产量高。华北地区可在不加温温室和改良阳畦等设施中栽培。
2.种植季节
北方地区春、秋天栽培在露地,春、秋、冬天在呵护地均可栽培。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20-25g。春呵护地栽植于12月-翌年2月播种育苗,1-3月订植,3-6月收获;春露地栽植于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3月下旬-4月上旬订植,5月初-6月收获;秋露地栽植于7-8月播种育苗,8-9月定值,9-11月收获;秋呵护地栽植于8-9月播种育苗,9-10月订植,10月-翌年5月收获。各地还可按照详细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状况和茬口安排,灵敏肯定栽培期。
3.育苗
多采用育苗移栽,大面积栽培也可采取机械或人工直播。每667平方米需育苗床10-15平方米,每平方米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3千克,与床土掺匀。有条播和撒播两种方式,条播按6cm距离开沟,2-3cm撒1粒种子;撒播应在浇透底水后进行,下种要匀称,播后盖过筛的细土1cm厚左右。冬天播种后要盖地膜,以坚持床土湿润,提升地温。育苗床地温以20摄氏度左右为好,室温白天为20-25摄氏度,夜间10摄氏度左右为好。2-3片真叶时分苗1次,间距6cm×10cm。壮苗标准:苗龄30-35d,真叶5-6片,下胚轴节间短,叶子深绿,根系发育好,无病虫害。订植后缓苗成长快,对不良环境和病害抵抗力强。
4.施肥与定值
因需肥量大加之采收期长,因此需施足底肥并多次追肥。底肥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细碎有机肥2000千克以上,撒均、深耕、整平,做成6-8m长、1.2m宽的平畦或高畦(适宜粘重的土壤),每畦定值2行,行距60cm,株距40cm,每667平方米栽2800株左右。
5.田间管理
缓苗后中耕松土1-2次,以提升地温,促使根系成长,并结合锄草。前期少浇水,使土壤见湿见干;长有10片叶早先浇水次数增多,经常坚持土壤湿润,但每次浇水量不要过大,以小水勤浇为好,有利于成长;有条件时最好安装滴灌设施。冬天呵护地种植要做好保温防寒工作,羽衣甘蓝耐寒性强,但为保证旺盛成长,呵护地在定值前15d左右或按照外界环境条件,当外界环境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要覆膜。揭苫后要进行通风换气,排解室内湿度,坚持昼15-20摄氏度,夜5-10摄氏度。四、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1.黑腐病
重要为害叶子,是一种细菌导致的维管束病害,使维管束坏死变黑,在真叶的叶脉上发生小黑点斑或黑条,病菌多从叶缘水孔侵入,开始呈“V”字形病斑,该一些叶脉坏死变黑。如从伤口侵入,则出现不规则的淡黄色病斑,发病初期准时拨除病株,成株发病初期喷洒病菌清或14%洛氨铜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隔7-10d喷施1次,间断2-3次。
2.霜霉病
重要为害叶子,染病后先形成白色霜状物,后枯死。湿度大时,叶背或叶面生疏松的白色霉状物。发病初期喷施病菌清或者40%的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或70%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2.2%普立克水剂,7-10d喷施1次,间断2-3次。
5.菌核病
亦称菌核性软腐病,重要为害茎基部、叶子,发病初期叶缘产生淡褐色病斑,后期发病组织软腐,高湿条件下生白色或灰白色絮状菌丝体,并发生黑色鼠粪状菌核。发病初期喷洒50%绿硝铵粉剂或20%甲基血枯磷乳油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7-10d喷施1次。要合理施肥,建议用松土肥,疏松土壤打破板结,让根部透气,排水好,呼吸好,长的才能好。防止偏施氮肥而酿成枝叶疯长,组织柔嫩易受侵害。
4.菜青虫
用生物农药用虫螨净稀释2000倍匀称喷施,间隔7~10天,喷施2~3次彻底绝杀各种蚜虫青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