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的味道鲜美,含有各种果糖、葡萄糖、铁、钙以及维生素A、B、C等营养物质素。中医认为枇杷果实有润肺、止咳、止渴的功效,一般人可食。吃枇杷时一定要剥皮。枇杷除鲜吃外,还能够批杷肉制成糖水罐头,或酿酒。《本草纲目》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 心肺”,枇杷的全身均是宝,除果实外,枇杷花、枇杷核等都有各自功效。枇杷为亚热带常绿果树,耐寒性比柑桔强,凡年平均温度在12摄氏度-15摄氏度以上,冬天不低于~6摄氏度,年下雨量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均可栽培枇杷。
果园建立
1、果园地的选择:首先应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园,枇杷对土壤适应性更强,但仍以深厚肥沃,H值在6-6.5左右的微酸性土壤为最好。
2、果园改土:由于枇杷的根系分布浅,扩大力弱,抗风力差,所以,我们必需对土壤进行深翻改土或壕沟压绿或大穴压绿,将苗木定值于沟上或大穴上(土层不足50厘米的应爆破改土),早先每年向外扩穴深翻压绿,以提升土壤透气性和肥力,引根深切土中,增强根系成长,扩展根群分布,使植株成长健壮,加强抗风力。对平地或粘性土,应每2-4行开40厘米宽,50-60厘米深的通沟排水。
3、苗木定值
①栽植时间:枇杷在冬天较冷的地区,为防止冻害,应在春天订植。南方大个别地区冬天温暖,在9月至次年3月均可订植,但以10-11月为最好。
②苗木处理:苗木栽植前一定要用多菌灵等杀菌剂浸泡15-30分钟,浸泡苗木至嫁接口10厘米以上,此为提升成活率的关键办法之一。打泥浆栽植。枇杷叶大蒸腾量大,栽时应剪去全部叶子的1/2-2/3,嫩梢所有剪掉。每天叶面喷水3-4次。
③栽植密度:对矮密早果园可按株行距13米或1.52米(栽222株)和23米(亩栽111株)几种方式栽植。
④栽植办法:栽植时应将根系分布匀称,分层压入泥土,以刚盖到根颈部为宜,并使根颈一些高于周围地表10-20厘米。然后在植株周围筑土埂,在土埂内浇灌定根水,每株浇水20-25千克,必需浇足浇透,这是提升苗木成活率的关键。待水透入土壤后,再盖上一层细土,最后用薄膜覆盖树盘1平方米的范围,以坚持土壤湿度和提升地温。栽后若悠久干旱应继续浇水。
施肥管理
枇杷为常绿果树,叶茂花繁,需肥比落叶果树多。应氮、磷、钾配合应用。少小树以氮磷肥为主,成年树则配合钾肥。施肥时间必需结合枝梢和根系成长而肯定。枇杷的枝梢一年有4次抽梢高峰,重要为:春梢(2-4月)、夏梢(5-6月)、秋梢(8-9月)、冬梢(11-12月),以春、夏、秋梢为主。枇杷的根系运动与地上部枝梢成长有显著的交替征象,一般根系比枝梢成长早2周左右,一年有3-4次成长高峰,即从1月底至3月初为第一次,此次成长量最大,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第二次,8月中旬至9月为第三次,10月11月底为第四次。结合根系与枝梢成长特征,成年果园,一般每年施三次肥即可。
1、第一次施春梢肥,2月上中旬施用,此时根系处于第一次成长高峰,便于汲取营养物质,重要作用促发春梢和增大果实。由于春梢能成为当年的结果枝和夏秋梢的基枝,因而此次施肥比较主要,占全年30%左右,以速效肥为主,钾肥在此次一并施入,以促使幼果膨大。每亩可施尿素30千克,过磷酸钙(磷肥)15千克,硫酸钾(钾肥)30kg,人畜粪水1000kg左右。
2、第二次施夏梢肥,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采果后施用(晚熟品系采果前施)。此时正值根系第二次成长高峰,重要促发夏梢,并促使7-8月的花芽分化。由于夏梢抽生多而整齐,且当年多能产生结果母枝,促发夏梢是保证年年丰产的重要办法,因而,此次施肥量更强,约占全年的50%左右,以速效化肥结合有机肥施用,磷肥所有施入(以利于花芽分化)。一般亩施尿素100kg,磷肥(过磷酸钙)30千克,有机肥2000千克-3000千克。
4、第三次施秋肥或花前肥,在9月-10月上旬,抽穗后开花前施用,占全年20%左右,重要促使开花良好,提升坐果和加强防寒越冬能力,以迟效肥为主,亩施尿素10千克,有机肥1000-1500kg。
5、少小树施肥采用薄施勤施的原则。从栽植成活至萌芽时施第一次肥,以速效氮肥加快效磷肥和清水粪为主。早先每1个月施肥1次至10月份止。第一次亩施尿素2.5kg,过磷酸钙5kg,清水粪250kg,早先逐月加强。第二年于2、4、6、8、10月各施肥1次。苗木栽植成活春天发芽后,在4-5月每隔10天左右,用磷酸二氢钾加云大120或云苔素,加杀病虫的杀菌杀虫剂喷一次,间断喷施4-5次,采取这一技术对策对于提升苗木的成活率极为关键。
果园管理
1、果园间作:少小枇杷园行间可间作豆类作物和蔬菜、草莓等。但以栽培绿肥为最好,在4-8月将其割下盖于树盘内。成年果园在4-9月可用杂草或作物稿杆等覆盖树盘,在秋天施肥或扩穴改土时一并压入园中,既可培肥土壤,又可在夏天坚持土壤湿润,下降地温,有利于植株成长。冬天覆盖树盘则有利于枇杷越冬。冬天全园中耕一次,以10-20厘米深为宜。
2、果园深翻:对壕沟改土和大穴定值的果园应在秋天扩穴深翻压入杂草、稿杆、磷肥等。应在3-5年内全园翻完。有利于引导根系向下成长,加强吸肥能力。
3、排水与灌水:枇杷在果实成熟时期若下雨过量,易酿成果实着色不良和裂果,因此在多雨地区,应小心排水。春旱时期正值幼果发育期间(3-4月),应恰当灌水。夏天干旱对花芽分化和花穗的成长发育有严重影响,尤其是8-9月份,如天气干燥均应灌水抗旱。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枇杷密植园成败的关键,是最主要的一环技术。
1、整形
枇杷分枝具有显著的规律性,顶芽成长势强,腋芽小而不显著,成长势弱,萌芽时的顶芽和附近几个腋芽抽生枝梢,而下部的腋芽,均成为隐芽,顶芽为中心枝向上延伸,腋芽则为侧枝向四周发展。因此,枇杷中心干非常显著,树体体现为显著的层性,为了适应这一特点,密植园常采用小冠主干分层形(32米),扇形(21.5米)。其整形方式如下:
①小冠主干分层形:由主干分层演变而来,该树形产量高,负荷大,适合株行距32米(亩栽111株)的枇杷密植园。主干高30-40厘米,第一层4个主枝与中心干成60度-70度夹角,第二层3个主枝与中心干成45度夹角。第三层2个主枝与中心干成30度夹角。3-4年完成整形,成形后树高2.5米左右,早先随着树年龄的增大应落头开心,减少主枝层数。其整形措施为:选择30-40厘米的苗木订植,栽后不作任何修剪,待其抽生顶芽和侧芽(腋芽),顶芽放任自流向上成长,选留4个腋芽枝为第一层主枝,伸向4个偏向,使之与中心干成70度夹角(可用竹杆固定),其余枝梢在7月上、中旬枝梢停止成长时扭梢、环割,拉平以促使成花。中心干第二次萌发的侧枝,若与第一层相距在40厘米以下,则在30厘米处扭梢,若分枝距第一层在40厘米以上,则选作第二层主枝,与中心干成50度-60度夹角,按同法选留第三、四层主枝(与中心成30度-45度夹角)。等第四层主枝留好后,剪除中心干,其余枝除主枝顶芽按其成长外,另外侧枝背上枝均在7月中旬扭梢、环割促花。
②扇形:扇形通风透光好,前期产量高,丰产性好,品质优异,见效快。适合密植果园。适宜行距2米、株距1.5米,亩栽222株。重要整形对策步骤为:第一年栽苗时按南北行向栽植,第一层分枝斜向行间呈东南、西北行向,与行间呈45度夹角,伸向株间的枝所有修剪去除。第二层枝与第一层枝间距50-60厘米,偏向与第一层枝同向,树体高度抑制在2米左右。
2、修剪
对少小树(1-3年生,整形时期),一般不剪,让其多发枝梢,除让主枝坚持预定角度成长外对其余枝梢均在7月新梢停止成长时对其扭梢、环割。将从中心干发出的非主枝拉平,促进早成花,对过密枝在第二、三年恰当疏除即可。
成年树重要在春天和夏天进行两次修剪,春天修剪在2-3月结合疏果进行,重要疏除衰弱枝、密生枝和疯长枝等,加强春梢出现量,减少大小年。夏天修剪在采果后进行,重要删除密生枝、纤弱、病虫枝以利改善光照,对太高的植株回缩中心干,落头开心。并对个别外移的枝进行回缩,使行间坚持0.8-1米的距离,株间不过分交叉,疏除果桩或结果枝的果轴,以促发夏梢,达到年年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