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播小麦病虫害防治建议
- 秋播期是搞好小麦病虫防治的基础和关键,抓好秋播期防治对于控制小麦多种病虫危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就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将小麦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搞好植物检疫。秋播期...
-
- 小麦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 小麦病虫种类多,危害期长,在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病虫的预测预报,掌握控害的主动权,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重点防治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汲浆虫、穗蚜,兼治其他病虫;选用高效、低毒...
-
- 小麦丛矮病的防治技术
- 1.症状特征: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最初症状心叶有黄白色相间断续的虚线条,后发展为不均匀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病株矮化,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 2.防治措施:(1)清除杂草、消灭毒源...
-
- 小麦返青后要防全蚀病
- 小麦全蚀病又称黑脚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在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发病,病菌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1~2节。病害的发生轻重受多种因素影响。连作重茬发病重;小麦与夏玉米一年两作多年连种,病害发生重;土壤肥力低,氮、磷、钾比例失调...
-
- 小麦根部病害如何防治
- 小麦纹枯病从小麦苗期至抽穗期均能发生。苗期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地下部分,出苗后危害小麦的地下茎,出现褐色病斑,或椭圆形病斑,并向上发展。返青至拔节期田间病株率达5%时,应立即用药进行防治,每亩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或...
-
- 小麦赤霉病介绍和防治
- 小麦赤霉病的症状1.小麦赤霉病的部位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死...
-
- 小麦弱黄苗要分类防治
- 1.肥烧苗。由于底肥没有腐熟,种肥(化肥、微肥)施用过多,幼苗、种子接触到这些肥料以后,易被烧伤,致使叶片或叶尖发黄。可用浇水补救,每天浇1次,连浇几天。2.药伤苗。如拌种农药的浓度过大,根尖受伤膨大,造成黄苗。如问题不严重,...
-
- 搞好小麦后期病虫“一喷三防”
- 防治措施开展以防治麦蚜、白粉病、纹枯病、叶锈病、叶枯病等病虫和抗干热风、防早衰为重点的“一喷三防”,把病虫、干热风、早衰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当麦蚜百株蚜量达500头以上,或白粉病病叶率达10%以上、叶...
-
- 农业部部署小麦条锈病冬季防治工作
- 强化责任落实。抓住当前小麦条锈病冬繁区菌源快速扩繁的重要时期,广泛动员,让农民过年不忘防病虫,适时开展有效的防控。条锈病菌源扩繁区要把冬季防治作为当前春耕生产的重要任务,强化防控措施,落实防控责任,努力做到早发现...
-
- 小麦红蜘蛛发生规律及防治
- 小麦红蜘蛛的发生规律①麦蜘蛛也同样是螨虫,主要通过吸收小麦汁液危害小麦。被红蜘蛛危害的小麦,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受害,随后逐渐向中、上部分蔓延。受害叶片会出现黄白色斑点,并随虫害加重,逐渐出现红色斑点,并出现叶片局...
-
- 麦类除草剂药害症状及补救措施
- 麦类除草剂药害症状:1、(2,4-D丁酯、2甲4氯)等在过量使用和低温的情况下使用时,会使麦苗叶片失绿发黄,新叶呈葱管状,穗卷曲,难以抽出,出现畸形穗。2、燕麦畏在小麦播前用药量过大时,会被小麦芽鞘顶膨大,鞘顶空,生长停止,小麦出苗...
-
- 麦叶蜂发生规律及防治
- 发生规律:麦叶蜂在北方麦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20厘米深处越冬,翌年3月气温回升后开始羽化,成虫用锯状产卵器将卵产在叶片主脉旁边的组织中,成串产下。叶面上出现长2厘米,宽l厘米突起。每叶产卵1~2粒或6—7粒。卵期...
-
- 小麦赤霉病、条锈病防治
- 赤霉病长江中下游和黄淮等病害常发区,要在加强健身栽培的基础上,把握小麦抽穗扬花关键时期,做到见花打药,主动预防,遏制病害流行。对高感品种,如果天气预报小麦扬花期有2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破口抽穗期...
-
- 小麦遭受冻害的补救措施
- 小麦遭受冻害的主要补救措施:(1)冻后灌水。浇水是补救晚霜冻害的关键的措施。补救冻害麦田,必须讲究灌水质量,冻后要立即灌足灌透,冻害特别严重的地块,可追施少量速效氮素化肥。。浇水的质量很重要,以冻后立即一次灌足为好,每...
-
-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控
- 一、农业措施(一)清洁田园。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二)适期晚播。对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等发生重的田块,推行小麦适期晚播技术,可有效减轻病害的侵染和发生。(三)选用良种。合理布局推广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