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木耳是一种木腐性真菌,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各种有机营养物,而只能通过菌丝分泌各种酶来分解环境基质或腐木中的有机物大分子成为可以直接吸收的水分子有机物,为本身代谢所用。
毛木耳的生活条件包括营养、温度、水分、空气、光线和酸碱度(PH)。
1、营养,主要包括碳源、氮源。碳源是构成细胞结构和能量来源的物质基础,主要是以糖为主的碳水化合物,毛木耳段木或代料栽培,碳源主要是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毛木耳菌丝中各种酶的含量较多,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把复杂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解为可溶性糖,木质素是通过氧化酶来分解的,这样木材及代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就可以不断的分解,不断地满足毛木耳菌丝的吸收。
2、温度:毛木耳是一种中温性的腐生真菌,它的生长温度范围在10—35℃之间,而23—28℃是它最佳生长的温度范围,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8—34℃,最适温度为20—30℃,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
3、水分和相对温度:这是影响木耳生长发育的两大重要因素。毛木耳生长对环境湿度和基质含有量有着特有的要求,毛木耳新鲜子实体的水分达90%左右,菌丝体含水量也在80%以上,可见毛木耳生长离不开水,水分除构成毛木耳菌丝体组分以外,另一重要作用就是利用水为媒介吸收环境中的简单水溶性物质。所以,在人工栽培毛木耳中,要注意合理掌握水分和环境温度,栽培毛木耳的培养料含水量一般掌握在55—60%,段木含水量在35—40%。
毛木耳生产不同时期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发菌期间,环境相对湿度以65%左右为好,在这一湿度下,培养料的含水量同环境相对湿度基本一致,以不使料内水分过分蒸发而失水。在毛木耳出耳管理阶段则要提高环境相对湿度,一般维持90%左右,主要是毛木耳子实体形成和长大需大量地吸收水分,发菌结束后的培养料含水量会明显下降,所以在出耳管理期直接向栽培袋喷水补充一定水份有利于出耳。
4、酸碱度:主要是指生物生长基质中酸碱度的大小,而酸碱度同生物对物质的吸收,正常代谢反应等生理活动都具有重大关系。毛木耳菌丝体同子实体生长最佳的酸碱度范围为(PH5—7)。
毛木耳在生长期时常会向基质中分泌各种酸性代谢物,从而会使基质酸化,对毛木耳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在代料栽培中,为了避免这种不利影响,常在配培养料时添加1%碳酸钙或生石灰起缓冲中和作用。
5、空气:毛木耳尾好气性菌类,对环境通气要求很高,特别是在出耳期间,如果通气不良,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则子实体生长速度减慢,而且形成的子实体呈珊瑚状而不是正常的耳片状。毛木耳发菌期间对通气要求不很高,一般每天通气1—2次即可。
6、光照:光照对于毛木耳由菌丝向子实体转化是一个最为关键的因子,毛木耳菌丝并不需要光,而要使菌丝体发育形成木耳子实体那就非要光照不可。光照同耳芽数目直接成正比。在发菌期间,为使毛木耳在菌丝体未长满培养料之前不形成子实体,一般发菌的栽培种给以遮光,这样利于养料的充分利用和菌丝体良好生长,使以后出耳整齐而长出的耳质量好。
二。配方
配方二。棉籽壳100斤,麸皮或米糠5斤,玉米面2斤,石膏粉2斤,石灰粉2斤,钙镁磷肥2斤,白糖1.3斤,水115斤~120斤。
配方三。玉米芯100斤,麸皮5斤,玉米面3斤,石膏粉2.1斤,石灰粉2斤,钙镁磷肥2斤,水175斤~190斤。
配方四。木屑100斤,麸皮6斤,饼肥3斤,石膏粉2斤,石灰粉2斤,钙镁磷肥3斤,白糖4斤,水130斤。
配方五。棉籽壳400斤,玉米芯300斤,木屑300斤,石膏粉21斤,石灰粉20斤,麸皮60斤,钙镁磷肥18斤,水1260斤~1370斤。
四。栽培季节?毛木耳属中温偏高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为10-36℃,最适20-31℃;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8-33℃,最适温度为20-25℃,低于18℃,子实体不易形成或生长受到抑制;高于35℃,子实体停止生长。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结合塑料大棚特点,春栽2月上旬制袋发菌,3月底摆袋出耳;秋栽避开高温季节,8月中旬制袋发菌,9月底摆袋出耳,即“冬养菌,春出耳;夏养菌,秋出耳”。塑料大棚栽培可比露地栽培提前和延后15d左右,且不受雨季影响。
五。拌培养料
把主料倒在水泥地上摊平,把辅料、石膏粉、石灰粉、麸皮混合均匀洒在主料上,把糖、磷肥溶于水中,均匀洒入料中,再把水泼入料内拌均匀,半小时后即可装袋
?
按配方先将材料比例称取,混合均匀,然后过加水边拌和,使含水量为60—65%,加水量视自然含水量而定,宁少勿多,慢慢添加,掌握含水量的感观标准,抓一小把料用手握能成团手掌有一定湿泣为适度,指缝间滴水,则水分过多、无水迹、则水分不足。拌好的料先堆放1—2小时,充分吸水后再装袋,边拌料边装袋易造成水份不足,如果场地允许,可采取发酵3—5天再装袋,但发酵过程中,每天至少翻堆一次,以免引起厌气发酵,发酵料的好处是,灭菌彻底,不易感染杂菌,菌丝吃料和长更好。
装袋完应及时灭菌,以免料发酸变质。用土制常压锅灭菌,100℃开始计算,保持12小时左右,灭菌时,容器在锅内排放不要过于拥挤叠压,以免蒸汽穿透不均匀,灭菌不彻底,加热时火力由小到大,使锅内温度缓慢上升,以减少袋的破损。用蒸汽灭菌,用低档压聚乙烯薄膜复盖,一般要2—3层,薄膜的大小根据每次容纳的袋数多少而定,充气时,第一次园气时薄膜全部鼓起,需放掉膜内的冷空气,再覆盖好。第二次园气并达到100℃时开始计算,需保持13小时左右。(若料袋多需加长)然后取出,等自然冷却后(32℃以下)开始接种。
八。出锅
当锅的温度降至50度以下时在进行出锅,首先准备手推车,以及手套,以免烫伤,在出锅的期间用的车子,拉运的栽培菌棒最好先用克霉灵50克加水20斤喷杀灭菌,或者用多菌灵50%的喷雾,如发现刮烂的菌棒要及时处理,用胶带粘上,裂口大的倒掉下次重新在装!
九。菌种选择
如果菌丝出现不均匀的长势,出现斑块状生长,表明有细菌污染。如果菌丝在满瓶之前便有原基出现,表明菌种老化,如果菌丝干瘪,菌体干缩则不宜使用。
正常的菌种,开盖即或闻到浓郁的菇香味,如果气味清淡或无香味,则不可使用。
购种时,要问清菌龄,菌龄在50天左右,可少量去掉菌袋表面菌种,再开始接种,菌龄越长上部老化越多,去掉越深。过老的菌种不能使用。
十。接种(用栽培种接菌棒)
十一。发菌
?????????????????????????????????
????????QQ:? 27678508
?????????联系人:王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