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下)

时间 : 06-11 投稿人 : 义信 点击 :

二、中筋类品种

莱州95021(原代号95021)莱州市农科院选育而成,2001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1]003号。

(1)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44天,熟相较好;株高82.5厘米,株型较紧凑,返青后起身、拔节较早,抽穗后叶片短、宽、挺、斜立。穗纺锤形籽粒较饱满,硬质。抗倒伏性一般。经抗病性鉴定:感条锈病,中抗叶锈病,抗白粉病。

(2)产量表现该品种1997~1999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97.6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2.6%;1999~2000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6.46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4.89%。

(3)栽培技术要点全生育期氮肥用量不超过12公斤,合理增施磷、钾肥。群体较大麦田,春季肥水后移至拔节期,生长过旺时可喷施壮丰安,增强抗倒伏能力。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汶农5号泰安市大汶口农科所选育而成,2003年10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31号。

(1)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最大分蘖99.1万个;生育期238天,比对照晚熟2天,熟相好;株型紧凑,籽粒饱满度较好,粉质,较抗倒伏。2002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结果:中抗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

(2)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32.2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4.14%。2002~2003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7.88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7.52%。

(3)品质性状2002~2003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粗蛋白含量14.57%、湿面筋34.3%

(4)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于全省中高肥水条件下推广利用。

聊麦16号(原代号聊9518)聊城市农科所选育而成,2003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32号。

(1)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成穗率较低;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最大分蘖111.3万个,生育期240天,比对照晚熟4天,熟相中等;株型中等,籽粒饱满度较好,硬质。抗倒伏性中等。2002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结果:中感条锈病、高抗叶锈病、感白粉病。

(2)产量表现该品种2000~2002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17.96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3.14%;2002~2003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9.57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0.0%。

(3)品质性状2003~2004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粗蛋白含量15.02%、湿面筋33.1%。

(4)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于在鲁中、鲁南、鲁西南、鲁西北地区中高肥水地块推广种植。

黑马1号(原代号By6281)山东省滨州黑马种业选育而成,2004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4]026号。

(1)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匍匐。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最大分蘖103.8万个,亩有效穗29.8万穗,分蘖力强,成穗率较低;生育期241天,比对照晚熟1天,熟相中等;株型较紧凑,植株矮,抗倒伏,籽粒较饱满,硬质。2003~2004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结果:高抗条锈病、中抗至高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抗纹枯病。

(2)产量表现该品种2001~2003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甲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00.41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4.33%;2003~2004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9.59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4.85%。

(3)品质性状2003~2004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粗蛋白含量14.22%、湿面筋33.2%。

(4)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于全省高肥水地块推广种植。

烟农21号(原代号烟96266)烟台市农科院选育而成,2002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2]023号。2004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匍匐,叶灰绿色,春季起身较晚,两极分化快,分蘖成穗率中等。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最大分蘖92.7万个,生育期239天,与对照相当;株型较紧凑,抗倒伏中等,熟相较好;籽粒饱满度好。区域试验田间表现:中抗条锈病、叶锈病,轻感白粉病。抗旱性鉴定(洛阳市农科所):抗旱指数为0.9032~0.9589,抗旱性与对照种晋麦47相当。

(2)产量表现1999~2001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旱地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80.64公斤,比对照鲁麦21号增产3.14%。2001~2002年旱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2.3公斤,比对照鲁麦21号增产6.8%。

(3)品质性状2001~2002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科院)测试:粗蛋白含量13.51%、湿面筋31.7%。

(4)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于全省旱肥地条件下推广利用。

优麦2号(原代号PH920691)山东农业大学选育而成,2000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0333号。

(1)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匍匐,分蘖成穗率高,生育期243天,熟相中等;株型紧凑,籽粒饱满度较好,硬质,抗倒伏性中等。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感条锈、高抗叶锈病、感白粉病。

(2)产量表现1996~1998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旱地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87.21公斤,比对照1鲁麦19号增产16.8%,比对照2鲁麦21号增产2.9%。1999年旱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3.3公斤,比对照鲁麦21号增产1.4%。

(3)品质性状2000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粗蛋白含量13.3%、湿面筋32.4%。

(4)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于全省亩产300~400公斤旱地条件下推广利用。

主推技术

一、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是一套高产、稳产、低耗的栽培技术,适于水浇条件较好麦田。技术要点:

1、培肥地力。亩产350公斤以上的地块,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应达到:有机质1.2%、全氮0.08%、水解氮50mg/kg、速效磷25mg/kg、速效钾80mg/kg以上。2、选用良种。选用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型紧凑、抗逆性强、落黄好、丰产性好的品种。3、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每亩施纯氮12~14公斤,磷7公斤,钾5~7.5公斤。磷钾肥及总氮量的50%做底肥。4、深耕细耙,提高整地质量。适当加深耕层,破除犁底层。整地要求地面平整,明暗坷垃少,土壤上松下实,促进根系发育。5、坚持足墒适期播种,用精播机或半精播机播种,要求下种均匀,深浅一致。冬性品种日平均气温16~18℃,从播种到小麦越冬开始基本停止分蘖时,有0℃以上积温600~650℃。半冬性品种日平均气温14~16℃播种。6、适宜播量。精播栽培每亩8~12万基本苗,半精播栽培每亩13~16万基本苗。7、肥水运筹。一般不追冬肥和返青肥,于起身期追肥或拔节期追肥。

二、冬小麦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是适用于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高产优质相结合的一套新创技术,包括春季追氮时期后移、底追比例后移、适宜的氮素施用量在内的栽培技术体系,能创出大面积500公斤高产,并由亩产500公斤向600公斤突破,适应于水浇条件和肥力条件较好的麦田。技术要点:

1、培肥地力,施好肥料。总施肥量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氮14~16公斤,磷7公斤,钾5~7公斤。一般肥力麦田,有机肥全部,氮素化肥的50%,全部的磷肥、钾肥均施作底肥,第二年春季拔节期再施留下的50%氮肥。土壤肥力较高麦田,有机肥的全部,氮素化肥的1/3,钾肥的1/2,全部磷肥作底肥,第二年春季拔节时再施留下的2/3氮肥和1/2钾肥。2、确定合理群体。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适宜基本苗每亩8~12万基本苗,每亩40万穗。对于分蘖成穗低的大穗型品种,适宜基本苗每亩13~16万,每亩30万穗。3、提高整地质量,适期、精细播种。4、浇冬水。在小雪前后浇冬水,11月底12月初结束。注意节水灌溉,不施冬肥。5、拔节期追肥浇水。将生产中的返青期或起身期施肥浇水改为拔节期至拔节后期追肥浇水,一般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在拔节期,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在拔节期至拔节后期追肥浇水。

三、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旱地小麦,秋种的关键是借墒播种,重要措施是蓄水保墒,只要是在播种期间,土壤墒情能够达到小麦出苗要求,就应趁墒种好小麦,适应于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主要技术要点:

1、选用合理的种植方式。采用大沟麦、小沟麦方式种植,有利于蓄水保墒,不仅能使小麦丰产,而且便于间套复种。2、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土壤墒情好的要适当深耕,墒情差的要浅耕,并施足肥料,尤其要增加磷肥用量。3、选用耐旱品种。重点选用烟农19号、鲁麦21号、鲁麦19号等。4、播期和播量要协调。在旱地里播期要服从墒情,播种早的要适当降低播种量,10月上旬前播种的,每亩基本苗在15万左右,播种晚的要适当增加播种量,10月中旬播种的,每亩基本苗18万左右,10月下旬播种的,每亩基本苗22~25万左右。5、肥料运筹。每亩施纯氮12~14公斤,磷8~10公斤,钾5~7.5公斤。为减少冬雪春雨使化肥流失而导致小麦中后期脱肥早衰,可将氮素化肥的40%~50%左右后移到起身至拔节期间借雨分次追施。6、推广抗旱剂、保水剂。用抗旱剂、保水剂拌种、浸种、灌根等,能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具有“有旱抗旱保产,无旱节水增产”的功效。7、实行覆盖栽培。在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块可采用旱地周年覆盖、穴播覆膜栽培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墒效果。此外,小麦生育期间要及时划锄镇压,提墒保水。

四、晚茬麦高产栽培技术

1、增施肥料,以肥补晚。晚播小麦应适当增加施肥量,氮、磷、钾平衡施肥,特别重视施用磷肥,可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促进分蘖增长,提高分蘖成穗率。2、选用良种,以种补晚。应选用半冬性和半冬性偏春性品种。3、适当加大播种量,以密补晚。依靠主茎成穗是晚茬麦增产的关键。增加播种量的数量应以保证达到本品种适当的每亩穗数,又要避免过量增加播量,造成群体过大,茎秆细弱,导致倒伏减产。4、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要求早腾茬,抢时早播;精细整地,足墒下种;掌握适宜播种深度。在足墒的前提下,适当浅播,播种深度为3~4厘米;浸种催芽。为使晚茬麦早出苗,播种前用20~30℃的温水浸种5小时后,捞出晾干播种,可提早出苗2~3天。5、科学管理,促壮苗多成穗。适宜于晚播麦田。

五、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技术

1、要加强病虫草发生动态监测,及时组织防治。各地要采取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准确掌握病虫草发生动态。抓住防治适期,及时组织防治。发现条锈病,要迅速上报,并及时消灭发病中心。2、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全面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危害。首先要把栽培措施与控制病虫草害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行适期划锄、追肥和浇水等丰产栽培技术。其次要大力推广化学除草技术。对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采用6.25%使阔得水分散颗粒剂每亩10~20克或20%使它隆乳油每亩50~60毫升;对禾本科杂草重的可用6.9%骠马每亩60~70毫升或3%世玛乳油每亩25~30毫升,茎叶喷雾防治;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第三要大力推广分期混合施药兼治多种病虫草技术。小麦返青拔节期和穗期是多种病虫混合集中发生的两个时期。采取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一次施药,可兼治多种病虫,省工省时,效果好。要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选用对路药剂混合使用进行防治。返青拔节期,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每亩150~200毫升对水75~100公斤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每亩40~50毫升喷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可用0.9%的虫螨克3000倍液喷雾防治。以上病虫草混合发生可采用对路药剂一次混合施药防治。穗期,防治麦蚜可用50%辟蚜雾每亩8~10克或10%吡虫啉药剂10~15克喷雾防治;防治白粉病、锈病可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50~75毫升喷雾防治;防治赤霉病、叶枯病和颖枯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75~100克喷雾防治。如兼治一代棉铃虫可亩加入200~250毫升Bt乳剂或50克Bt可湿性粉剂。混合施药技术应根据防治对象和防治指标科学运用,单种病虫发生重而其它发生轻时应进行单施药防治,以免造成浪费和农药污染。穗期如遇连阴天气,在小麦扬花后要喷药预防小麦赤霉病和颖枯病。小麦吸浆虫要抓住两个防治有利时机,一是在4月中下旬的蛹期,可亩用40%甲基异柳磷150~200毫升对细砂或细沙土30~40公斤撒施地面并划锄,施后浇水防治效果更佳;二是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的成虫发生期,可用2000倍的菊酯类药剂喷雾防治。第四要积极保护利用天敌控制麦蚜。

六、强筋专用小麦无公害栽培技术

无公害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技术是一套使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益好的栽培技术。主要技术要点:

1、选择适当的生产基地。选择土质为中壤或偏黏的肥沃平原乡镇为基地,区域化连片种植。2、选用对路良种。主要品质指标符合国标要求的强筋小麦标准,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种子纯度≥99%,发芽率≥85%。3、科学施用肥料。一是将小麦、玉米两季秸秆还田,以提高土壤肥力。二是增施有机肥,亩基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生物有机肥能促进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的矿化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各地可在试验示范成功的基础上,进行推广。三是优化配方施用化肥。一般亩施纯氮14公斤,磷8公斤,钾5~7.5公斤。硫素有利于改善小麦品质,可适当增施硫肥。四是调整底施和追施氮肥的比例。对一般肥力的麦田,将全部氮素化肥用量的50%作底肥,另外50%作追肥。土壤肥力高麦田,将全部氮素化肥用量的30%作底肥,另外70%作追肥。四是采用氮肥后移技术。将生产中常用的返青至起身期追肥,后移至拔节期追肥。4、合理用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小麦播种时,采用高效低毒的小麦种衣剂拌种,具有病虫兼治、促苗壮、无农药残留的特点,可示范选用。小麦生长期间,要搞好预测预报,并及时进行综合防治。

(蒋施宝李学泰高峰)

相关文章

  • 甘薯膨化无核枣加工技术
    甘薯膨化无核枣加工技术

    甘薯又称红薯,采用加压法制作的甘薯膨化无核枣,体积比原料膨大30%至50%,与传统方法制作的甘薯枣相比,无论色泽还是口感都有明显的改善,市场竞争力较强,经济效益也较高。现将甘薯膨化无核枣的详细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一、选料蒸薯。将收获的薯块剔除病、烂、霉块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存放,使其粮化,增加甜度。然...

    2777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洱源县优质木瓜生产技术措施
    洱源县优质木瓜生产技术措施

    1、立地条件  海拔 1900m  -2200 m 范围内均适宜木瓜生长,选择土壤条件好,土层深厚、肥沃,交通便利县灌溉条件好的地块进行栽植。2、木瓜常用硬枝扦插,结合冬季修剪,剪去一年生枝,选择生长健壮,充分成熟,芽眼饱满,没有病虫害的良种插条,扦插于苗床地中。插前可用100-200ppm荼乙酸或...

    2077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蔬菜种子新陈的鉴别
    蔬菜种子新陈的鉴别

    蔬菜种子的新陈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农民朋友在购种时可采用眼看、挤压、牙咬、尝味等方法判断蔬菜种子的新陈。新种子一般麦皮光滑、有光泽,鼻闻有其植物本身固有的味道,陈种子则相反。其具体鉴别方法如下:大葱、洋葱、韭菜等葱类蔬菜种子:大葱、洋葱新种子表皮有光泽,呈深黑色,具有原品种的辛辣味,陈种子相反。韭菜...

    838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双孢菇栽培重四水
    双孢菇栽培重四水

    一、压菌水要适时床面有菌丝冒出,说明菌丝已发至培养料底并在土层内已充分发好,已具备了结菇能力,此时应适时喷压菌水。方法:加大通风,使大风吹进菇棚,使土面菌丝倒伏;根据土层发菌情况掌握喷水量,一般每平方米床面喷1公斤左右的水,分为早晚各1次进行,使土层厚度的1/2洇透水。喷水后,菌丝不再钻出床面,此时...

    2881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蘑菇、莲藕、蒜苗保鲜方法
    蘑菇、莲藕、蒜苗保鲜方法

    一、蘑菇的贮藏保鲜 1.激动素保鲜法。用0.01%的6-氨基嘌呤溶液浸泡鲜菇10―15分钟,取出沥干后贮存。2.焦亚硫酸钠处理法。先用0.01%焦亚硫酸钠水溶液漂洗蘑菇3―5分钟然后用0.1%的焦亚硫酸钠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装进塑料袋内贮藏,在室温10―15℃条件下保鲜效果较好。二、莲藕的贮藏方...

    683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天冷菌类少用水
    天冷菌类少用水

    食用菌生产中对水分的要求包括两方面,即基料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单就出菇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来说,理论上一般要保持在85%~95%之间,但如果不考虑具体的情况,一味生搬硬套,则很难产生理想的效果。气温低,水分蒸发量小,此期生产食用菌如果盲目加大用水的频率和数量,则势必引发棚温更低,菇体表面蒙水,影响子...

    1005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氯氰菊酯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氯氰菊酯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氯氰菊酯农药剂型:生产企业:广东立威化工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产品说明: 化学名称:(1R,S)-顺,反式-2,2-二甲基-3-(2,2-二氯乙烯基)环丙烷羧酸-(±)-α-氰基-(3-苯氧基)-苄酯 化学结...

    1701 除草剂使用方法 农药残留
  • 牧草购种提示
    牧草购种提示

    牧草种子质量的优劣一般可从几方面判断,即真、纯、净、饱、壮、健和强。这些可以通过感官进行鉴定。牧草种子销售标签上一般会注明种子所属牧草种类、品种名称、产地、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净含量、生产日期、生产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通过标签内容也可,以初步判断种子质量可靠性。另外购买...

    2784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寒冬观叶--羽衣甘蓝
    寒冬观叶--羽衣甘蓝

    羽衣甘蓝是十字花科、甘蓝属的2年生观叶花卉,是食用包心菜的园艺栽培变种,原产西欧。 羽衣甘蓝株高30厘米左右,抽苔开花时可高达近百厘米,其叶矩圆状倒卵形,宽大平滑无毛,披白霜,叶绿有细皮状的皱褶,叶柄短而有翼,层层叠叠地抱短茎而生。秋季最初长出的外层叶片粉蓝绿色,冬春季生长的内层叶片,有紫红、粉红、...

    1929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玉米涝害减灾防灾技术
    玉米涝害减灾防灾技术

    最近几天,河北省出现大范围降水,有的地方降水偏大,玉米田出现了涝害。玉米是一种需水量大而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持水量的80%时,植株的生长发育即受到影响。玉米生长中后期,在高湿多雨的条件下,根际常因缺氧而窒息坏死,造成生活力迅速衰退,植株未熟先枯,对产量影响很大,有资料表明,玉米在抽雄前后一般...

    418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DA-6(胺鲜脂)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DA-6(胺鲜脂)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DA-6(胺鲜脂)农药剂型:生产企业:哈尔滨士林高科技化工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分子式:C12H25NO2英文名:diethylaminoethylhexanoate一、理化性质 原油:为无色至微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沸点87—88℃/113Pa,和有机溶剂有很好...

    2577 除草剂说明书 农药说明书
  • 油桃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
    油桃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

    1、加强油桃园的土壤管理 严禁间作玉米及腾蔓类的作物,树冠内不间种,而在树下覆草30-40㎝。秋季果实采收后,结合施基肥实施全园扩穴深翻一次,深度40—80㎝。对于易板结的园地春季再浅耕一次。2、科学施肥全年施肥3次,采果后结合翻土秋施基肥,株施农家肥40-80kg,大年树或弱树,株施尿素0.2kg...

    2558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辣椒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栽培在田间管理有什么不同?
    辣椒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栽培在田间管理有什么不同?

    辣椒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栽培在田间管理上的差别:一、浇水,地膜覆盖后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在辣椒定植后到盛果期前灌水比露地栽培的少。但地膜覆盖后枝叶繁茂,进入盛果期需水量又要比露地栽培多,浇水量和次数不够,会引起植株早衰。二、追肥,覆膜以后追肥比较困难,又不能实施培土措施,所以追肥宜以速效化肥为主,并采取...

    362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4,6-二羟基嘧啶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4,6-二羟基嘧啶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4,6-二羟基嘧啶农药剂型:生产企业: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4,6-二羟基嘧啶适用作物药物残留...

    356 农药教程 除草剂残留
  • 悦来乡半夏栽培技术
    悦来乡半夏栽培技术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有毒,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功效。主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腹膈胀满、头昏不眠、外消痛肿等症。四川省安岳县悦来乡位于通贤区西部、书房坝水库淹没区,三面环水,全乡属浅丘坡地,土质肥沃、湿润,属松沙中性、微酸土壤,且无环境和大气污染,水质优良。...

    343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