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盆景比较耐修剪,而且萌发能力也比较强,勤修剪可以让其萌发更多新芽。尤其是花后一定要注重修剪,如果此时修剪不到位的话,必然影响来年的开花。杜鹃盆景的花后修剪,重点是剪掉残花,但修剪残花也有两种方式,我们一定要按照不同的需求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修剪方式。那么,杜鹃盆景花后修剪有哪两种方式呢?
杜鹃在花后修剪残花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将残花剪掉或摘掉即可;另一种是将残花连同下面的1-2叶片也一并剪掉。处于不同的目的和需要,我们要选择合适的修剪方式来处理残花。下面,小编分别就这两种修剪方式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单纯地剪掉残花
如果我们的杜鹃盆景株型本身长得比较紧凑、饱满的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只需要直接且单纯地将残花部分剪掉,一般将花托剪掉即可。这种剪法是只剪花不剪叶子,这样修剪后,后期它会萌发出一个新芽来。
二、带叶片剪掉残花
如果我们养的杜鹃盆景,它的株型还不太饱满,枝叶也不够紧凑,需要后期培养更多的枝条来丰满株型,所以我们此时修剪残花时,不仅仅将花托剪掉,同时还需要将花托下部的1-2对叶片一并剪掉。这样修剪之后,后期这个部位就会从左右分别萌发出一个枝芽来,枝芽数量比上一种修剪方式会多出一倍。
杜鹃盆景的花后修剪一定要及时,修剪是为了节省养分,让植株萌发更多新芽。当然,如果花后不修剪残花的话,它也可能发芽,但数量比较少。而且采取第一种方式修剪发出来的一个芽,往往比第二种方式修剪发出来的两个芽长得更加健壮、饱满,毕竟一个芽分得的营养更多。
需要注意的是,花后修剪时可能会遇到还有少量花苞正在开放,甚至还有一些小花苞没有打开。那么,对于这些情况的花苞需要剪掉吗?
一般对于正在开花或尚未打开的花苞,都是需要及时剪掉的。因为少量的品质不高的花苞,即便打开了,开花效果也不好,还会消耗不少养分。因为杜鹃盆景通常需要在满树开花爆盆时,观赏价值才高,零零星星点缀的少数几个花苞,不仅不好看,反而会不断消耗营养,所以应当都一并剪掉。
不仅如此,我们可以趁着花后修剪残花的时机,还需要将老弱细枝,尤其是树体内的细弱枝、枯枝、过密枝一并剪掉。而且如果此时遇到树干或枝干内部萌发有新芽,也需要一并抹除掉。因为这样的新芽不仅会影响造型,同时也不开花,还白白消耗养分。这样修剪不仅可以节省养分,同时还能提高盆景的通风透光性,从而更利于它萌发新枝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