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小檗,别名紫叶小檗,适应性强,喜阳,耐半阴,但在光线稍差或密度过大时部分叶片会返绿。耐寒,但不畏炎热高温,耐修剪。园林常用与常绿树种作块面色彩布置,可用来布置花坛、花镜,是园林绿化中色块组合的重要树种。
红叶小檗,是日本小檗的一个变种,为小檗科小檗属落叶灌木,植株丛生,枝条紫褐或红褐色,具叶刺,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基部急狭或楔形,叶长0.5至2厘米,全缘,新叶嫩红色,以后逐渐呈紫红色。小花黄白色,4至6月开放;浆果长椭圆形,红色而有光泽,9至10月成熟。用其制作盆景具有繁殖容易、可大规模生产、叶片细小而稠密、叶色美观、果实鲜艳等特点,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盆景新树种。
红叶小檗为落叶灌木,枝叶均为红褐色,喜光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萌芽力强,耐修剪,是我国北方绿化树种之一。几年来笔者多次栽植红叶小檗,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园林同行参考。
红叶小檗的繁殖可用播种、压条、分株、扦插等方法,其中扦插最为常用,一般在4至9月进行,方法是剪取1至2年生的健壮枝条或当年生的半木质化枝条,每段剪成12至15厘米,剪口呈楔形,保留1至3片叶,为了消毒和促进生根,可将插条下部放入1/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4小时。
然后插于苗床或花盆、木箱中,扦插介质要求疏松透气,并有一定的肥力,可用蛭石或沙土掺少量的腐质土。插后浇透水,及时搭盖塑料膜,以保持空气湿度,并罩上80%的遮阳网,以后随着插条的生根,逐渐更换到40%的遮阳网。平时注意喷水,保持空气湿度在80%以上,在25℃的环境中成活率可达90%。
小苗成活后注意水肥管理,以促进植株生长,枝干的增粗,并及时清除杂乱的枝条和多余的蘖芽。除人工繁殖外,还可利用苗圃或园林绿化部门淘汰的红叶小檗老桩制作盆景,可在春季萌芽前或雨季移栽,都很容易成活。
春季栽植栽植宜早,修剪宜狠。最好在土壤表层初化,树液尚未流动之前(北方3月10日至4月10日)进行。栽后踩实,喷雾,漫灌,自枝条上部剪去2/3,3至5天灌水一次,风沙较大时每天需喷雾1至2次,第三次灌水后培土封根。栽后需设风障,以避免风摇损伤新萌发的须根。风季过后,新芽多已经萌发(约20至30天),灌水2至3次,撤除风障。施肥应选在当年雨季,长势较弱者可适当喷施叶面肥以促进枝叶及根系的生长,达到良好的观赏效果。
夏秋季节栽植栽植宜晚,修剪宜少而轻,最好在入伏之后,当年生枝条半木质化后进行。此时正值雨季,供水充足,土温较高,有利于生根。立秋之后亦可栽植,这时当年生枝条木质化基本完成,植株生长势明显减弱,并逐步转入休眠期,但地下根系仍在生长。
由于地上部分蒸腾的减弱,养分和水分的需求相对减少,利于根系生长和休眠。栽后踩实灌水,轻剪或不剪,需搭遮阴网(或棚),每天对叶面喷雾3至5次,嫩枝嫩叶枯落属正常现象。待新芽萌发(约15至30天)后方可撤去遮阴网(或棚)。
施肥时间应选在次年早春,为红叶小檗新枝萌生提供充足的养分。栽植成活率与选苗、水、肥、气、热等多项内容有关。应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小苗,如用做造型最好选2至3年生苗。移植时尽量多的携带母土或土坨,夏秋栽植必需带土坨。施工中应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春季避开大风、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夏季赶在雨天前栽植,可大大提高苗木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