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果腐病又称“烂果病”,在多年重茬栽培的地块结荚期遇雨水较多时发病加重,已成为花生的一种重要病害,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果腐病重要体现为花生果腐烂,果仁小而硬实,发育不良,果皮发黄,严重的整个荚果都为深黑色,一般整株或点片产生。发病 因素有多种,尤以镰刀菌真菌土传病菌为主,或土壤缺钙、蛴螬等地下害虫啃咬或感病导致,需做好早期预防。
1、轮栽倒茬。连年重茬极易诱发果腐病,应科学轮做倒茬,间隔两到三年再栽培。
2、异地换种。部分农民不堤防对花生品类选纯复壮,引起该品系发生了严重退化,品质变差,产量降低,染病性增强,尤其对土传病害的果腐病会加倍敏感。为此,可采用异地换种的办法,既能下降病害产生率,还能提升花生产量。如河北省的栽培户可选购山东、河南等地繁殖的花生种子。据生产试验调查,异地换种花生能增产15%~30%。
3、平衡施肥。花生是一种需肥较多的经济作物,尤其对磷钾肥的需求量较大,此外增施钙、硫、锌、锰、钼、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也能显著提升花生产量和品质,下降病害产生率。对于土壤肥力较差的沙滩地,一定要增施有机肥,化肥可选氮、磷、钾复合肥。在花生进入结荚期后,追施两次氮、钾肥或复合肥或在叶面喷施养份全面的复合肥,可减轻病害形成。此外,在基肥中掺入适量的生物菌肥,加强土壤有益菌的含量,减少有害菌的含量,对预防果腐病有显著成效。
4、药剂拌种。试验表明,在播种时选用含杀菌剂的花生公用种衣剂如高巧+卫福,丰洽套装,农洽三合一等或用其他含杀菌剂的公用药剂进行花生播前拌种,可有用下降病虫害的发病概率,有用预防果腐病,且对根腐病、茎腐病等也有很好的预防治效果果。
5、及早防病治虫。花生一旦侵染了根腐病、茎腐病等致命性病害,会酿成果腐病的出现。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啃咬荚果,荚果上会留下伤口,伤口处易侵害病菌,尤其是土壤中大量存在的镰刀菌就会轻易传播,酿成果腐病的出现。为此,要科学预防,及早防治和治疗病虫害,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