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类病毒病可为害青菜、萝卜、芜青、包心菜、花椰菜等,一般流行年份即可酿成减产20%~30%,大流行时,会严重影响冬天蔬菜的供应。
为害症状
小苗发病,心叶发生明脉或沿叶脉失绿,进而形成淡绿相间的花叶或斑驳症状,继而心叶扭曲,皱缩畸形,停止成长,结球白菜病株时而不能正常包心,俗称“抽疯”。成株期发病,受害较轻或后期感病植株虽能结球,但体现不一样程度的皱缩、矮化或半边皱缩、叶球外叶黄化、内部叶子的叶脉和叶柄处形成小褐色病斑,叶球商品性差,不易煮烂,病株往往不能正常抽薹而死亡,若能抽薹,花梗短小,结荚少,子粒不饱满,发芽率低。
出现特征
白菜类病毒病的病原重要有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三种。在北方重要在贮藏窖中的留种菜株中越冬,也可在宿根寄主蔬菜及田边杂草上越冬,开春后经过蚜虫传播到十字花科蔬菜上,继而为害春、夏小白菜和甘蓝等,最后转到秋菜上为害;在南方终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区,病毒可周年为害。田间地边的蔊菜、荠菜、车前草等杂草也是病毒的越冬越夏寄主。越冬越夏后的病毒重要经过萝卜蚜、桃蚜、甘蓝蚜和等棉蚜媒介而传播。病毒传播扩散除蚜虫外,还可经过汁液接触如病健株接触磨擦,农事操作等渠道。
病害出现与寄主生育期、气候、种植制度、播种期和品系等要素有密切关系。一般6~7叶期前的幼芽最染病,植株侵害越早、受害越重。十字花科蔬菜苗期遇高温干旱,有利于传毒昆虫蚜虫的繁育和迁飞,且高温干旱不利于植物成长发育,植株抗病力降低,加之温高病害潜育期短,有利于病害的出现流行。
防治和治疗要点
①选用抗病品系 如早熟5号、鲁白1、2、4号、夏丰大白菜、小杂56、矮抗青、三月慢青菜,四月慢青菜等。
②适时晚播,以使苗期避开高温期,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秋大白菜一般在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为宜,北京地区以立秋播种为宜。
③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抑制少施氮费。苗期遇高温干旱季节,必需勤浇水,降温保湿,促使白菜植株根系成长,提升抗病能力。
④堤防准时防治和治疗蚜虫,在苗期7叶前每隔7~10天防治和治疗蚜虫1次,也可用银灰色遮阳网或22目防虫网育苗避蚜防病。
⑤药剂防治和治疗:在发病初期病毒控制剂和成长配合施用,成长促使剂可选用叶绿壮浓缩叶面肥3000~4000倍液等,病毒控制剂可选用2%菌克毒克水剂200~25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病毒灵乳油1000倍液,或1.5%植病灵II号乳剂1000倍液,或40%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一次,间断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