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是苹果成熟季节。走进中国苹果之都栖霞,乡镇道路两旁,到处可见收购和运送苹果的车辆,脸上洋溢着丰收喜悦的果农。由山东省农科院、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农科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联合承办的山东(烟台)苹果提质节本增效标准化新技术推广培训会暨现场观摩会在这里举办。
记者在新技术培训和观摩现场获悉,苹果化学疏花疏果与免套袋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利用,取得了提质增效、节本增效、绿色环保和生态友好多方面的明显效果,成为预会技术人员和果农关心的热门。
来自山东省苹果主产区的果树技术员和果农近200人参加了技术培训,还先后到栖霞市通达当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潘家洼苹果化学疏花疏果示范园、莱州市瑯琊岭小龙农产品合作社苹果化学疏花疏果和免套袋示范园现场观摩。
“今年,我们合作社的700亩苹果园,所有利用了化学疏花疏果和免套袋技术,到现在已经采摘了近一半的果实。嘎啦坐单果率90%以上,富士单果率达85%以上,一亩地用了不到一个工,节省人工成本90%以上;苹果免套袋原片,防治和治疗病虫害非常梦想,虫咬的、腐烂的苹果很少见,优质果率达到85%以上,虫果率抑制在0.5%以下,病果率在1%以下,果实的表光也很好,苹果的品质和销售都非常好。感谢省果树所王金政研究员及团队专家的精心指导!”莱州市瑯琊岭小龙农产品合作社理事长王景波,站在挂满枝头的苹果树下,快乐地向预会代表们介绍。
见大伙儿对此很感兴趣,王景波接着补充说,“我们合作社的果园化学疏花疏果至今已经进行4年了。我们已经逐步掌握了化学疏花疏果用药技术和免套袋果园的树体、花果管理与病虫绿色综合防治和治疗技术。”
有人问:“免套袋的苹果能不能打开市场?顾客喜欢不喜欢?”王景波实话实说:“开始时,我也有个别担心,怕不套袋的光果不佳看,不佳卖。但现在看,我们合作社的光果不够卖的,因为品质好,糖度高,光洁度也不差,最好的一、二级果小包装9斤,今年卖到100元,三、四级果卖给跑市场的,2.2元一斤,在市场上很抢手。”
培训会上讲解的苹果化学疏花疏果与免套袋技术,得到预会人员的广泛好评。来自日照市的果农严庆书对记者说:“经过听专家讲课和现场观摩,了解到,果树化学疏花疏果和免套袋技术,省工、省时、省力,简单易行、便于使用。我家有18亩果园,明年要使用这两项新技术。”菏泽市果树站站长范圣军表示,菏泽市有20万亩苹果,明年也要选点推广化学疏花疏果和免套袋技术。
主持会议的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研究员王金政,在观摩现场说,果业劳力短缺和老龄化,已经成为限制苹果产业可持续扩大的瓶颈问题。现在果园生产管理最大的困难是找不到人,怎样减少用工,下降成本,已经成为苹果生产增效的主要课题。化学疏花疏果和免套袋技术,提质、节本增效、生态环保,是苹果产业扩展的大趋势。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对化学疏花疏果制剂及其应用技术的研发、试验示范已经进行了10年,对苹果免套袋与病虫防治和治疗技术的研究开发、试验示范已经进行了了5年。实践证明,苹果化学疏花疏果技术和免套袋后的病虫防治和治疗技术是成熟的。
占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苹果种植面积3700万亩,总产量4400万吨,分别占世界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7.6%和55.8%。山东省苹果种植面积457万亩,总产量978万吨,分别占全国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2.4%和21.6%。成龄园80%以上出现郁闭,严重郁闭果园占35%以上,人工疏花疏果和人工套袋、摘袋,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人工成本占生产成本60%以上。因此,在省内外推广成龄郁闭老果园改造技术、推广化学疏花疏果和免套袋技术具有主要现实意义。
信息来源: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