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多熟制立体栽培是一项按照作物长相、根系分布深度、吸肥、耐阴等特点特征差别,充分应用时间、空间、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潜力,利用当代种植技术,把栽培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多种作物共处,多层次配置的群体结构,由一年2熟加强为3—4熟,扩展复种指数,提升单位面积产出率,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集约生产形式。
(一)玉米间种青早蚕豆
1、田块选择。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方便,通风透光,无污染的田块,早蚕豆适宜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和部分特殊的小气候地型。
2、良种选择。主作物玉米选用高产、双穗率高、抗病性好的品系,如玉米品系可选择北玉16号、长城799、会单4号等。青早蚕豆品类可选择双柏大庄豆、开远大庄豆等。
3、适宜播种。主作物玉米4月底播种育秧,5月上旬移栽,苗龄8—10天,叶龄2.5至3.5叶,采用养份块或育苗盘育苗。青早蚕豆在玉米成熟前25~30天播种,一般在8月20日-9月10左右。
4、合理密植。青早蚕豆需恰当密植,每亩需达12000-16000株左右,每亩播种23-25公斤。一般规格为(40厘米+20厘米)ⅹ15厘米或32厘米ⅹ15厘米。播种前需种子处理、整地、锄草、杀虫,玉米需剔除功能叶外的上下部叶子。
5、科学施肥。基肥每亩需3公斤尿素、普钙30kg、硫酸钾8-10公斤;后期按照长势状况每亩追施3-5公斤玉米公用复合肥(N:P:K=18:6:6)。
6、合理灌排水。青早蚕豆忌涝也怕旱,要按照墒情、苗情准时灌水和排水。
7、病虫害防治和治疗。病害小心防治和治疗锈病、赤斑病、褐斑病,锈病用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50-75克/亩,赤斑病、褐斑病可用百菌清、代森锌、扑海因等防治和治疗。虫害小心防治和治疗蚜虫、斑潜蝇,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防治和治疗,斑潜蝇可用75%的斑潜蝇杀星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防治和治疗。
(二)玉米间种大豆
1、适期播种。①玉米间种大豆,玉米在5月上旬育苗移栽或直播,大豆在玉米移栽成活后或玉米直播出苗后播种;②玉米套种大豆,大豆在立秋前后(8月5-15日)播种。
2、品类选择。玉米种可选择长北玉16号、长城799等。大豆品类选择生育期短、植株矮、产量高的品类,如8157、台湾292、中品661、铁丰29等。
3、合理密植。①玉米采用宽窄行移栽,200厘米为一个复合带,其中小行40厘米,大行160厘米,玉米采用育苗移栽或直播,亩移栽3300-3700塘(单株留苗),即在小行内移栽两行玉米,株距18-20厘米;大行内套3行大豆,大豆与玉米距离45厘米,大豆行距35厘米,塘距35厘米,每亩栽培2800塘。②80厘米种一行玉米,距玉米40厘米套一行大豆,塘距35厘米,每亩栽培2300塘。
4、科学管理。①整地时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kg、普钙30-40公斤、钾肥8-10kg,或玉米公用复合肥(N:P:K=18:6:6)30-40kg做基肥;移栽玉米或直播时亩施玉米公用复合肥(N:P:K=18:6:6)10公斤于移栽沟内做底肥;玉米4-5叶时,亩施10-15公斤尿素做苗肥;大喇叭口期亩追施25-30公斤尿素;大豆出苗后据长势状况在3-4叶期亩施玉米公用复合肥(N:P:K=18:6:6)10-15公斤作苗肥②按照作物的成长期和田间杂草,适期进行中耕锄草,准时防治和治疗病虫害。
(三)玉米间种马铃薯
1、选用良种。玉米选用会单4号、长城799、楚单7号、北玉16等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杂交品系。马铃薯选用会~2、合作88、中甸红、米拉等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类。
2、适期播种。玉米亩用种量2公斤在5月15-25日播种,马铃薯亩用种量110公斤于5月15-25日播种。
3、栽培规格。玉米为200厘米理墒,玉米栽培两行,其中小行40厘米,株距18-20厘米,亩栽3300-3700株,马铃薯在玉米宽行内栽培两行,行距30厘米,株距30厘米,亩种2200塘。
4、施足基肥。氮、磷、钾配合,播种时在玉米行沟内沿沟撒施基肥,每亩普钙50公斤,尿素5公斤,硫酸钾5kg,在马铃薯行沟内沿沟撒施基肥,每亩普钙30kg,硫酸钾5公斤。
5、科学追肥。结合中耕盖土准时追肥,玉米在5叶期施苗肥,亩施用尿素10公斤,在7~~8叶期施拔节肥,亩施用尿素20-25公斤,在9-10叶期施用穗肥,亩施用尿素15-20kg,每次施肥都结合中耕薅铲或中耕盖土;马铃薯在齐苗后结合中耕薅铲或中耕覆土早施追肥,每亩施尿素5-10公斤。
6、病虫害防治和治疗。⑴地下害虫:在玉米出苗时亩用2.5%的功夫或2.5%的敌杀死1:1000倍液喷雾。⑵玉米螟或蚜虫:可与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和治疗相结合,亩用2.5%的功夫或2.5%的敌杀死1:1000倍液与18%叶净1:2000倍液、40%的富士一号1:1000倍液或75%三环唑1:5000倍液进行喷雾预防,每隔7天一次,间断2-3次;⑶马铃薯晚疫病:在马铃薯团棵期用58%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每隔7天一次,间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