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咨询:请问每亩用3%噻霉酮90克防治和治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成效怎样?对杂交籼稻成长有没有不良影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为全国植物检疫性病害。该病近年在我省徐州、宿迁、淮安等地零星产生,出现面积较小,重要在籼稻老病区出现。该病重要是由带菌种子、田间病残体传播。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点,后发展成褐色短条状病斑,病斑多时可连生长条斑,对着日光看叶脉处可见透明长斑,严重时可酿成全叶枯死。从苗期到抽穗期都可产生,但以分蘖末期到抽穗前期发病为多。发病早先,严重时影响水稻灌浆,秕粒增多,导致减产。用药防治和治疗该病,喷药时.要先喷未发病的区域,逐渐向发病中心笼罩,发病中心要相对重喷。在防治和治疗策略上要立足早治和用药呵护的原则,发现一点打一块,发现一块打一片。已发病田块,要禁止串灌、漫灌和应用循环水,避免病害发展蔓延。首次防治和治疗后5-7天再防治和治疗一次, 保证防治效果。籼稻老病区改种抗病性强的粳稻,也有利于抑制该病出现。
噻霉酮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能防治和治疗多种细菌、真菌性病害。其杀菌作用机理重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破损病菌细胞核结构,使其失去心脏位置而衰竭死亡;二是干扰病菌细胞的新陈代谢,使其生理紊乱,最终引起死亡。在病害形成初期利用可有用呵护植株不受病菌侵害,病害产生后酌情加强用药量可显著抑制病害蔓延,从而达到呵护和铲除的双重作用。该药是防治和治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等细菌性病害的高效适用药。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5%噻霉酮悬浮剂,登记用于水稻喷雾防治和治疗细菌性条斑病,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26.25-37.5克,折合每亩用噻霉酮纯药1.75-2.5克。适期每亩用3%噻霉酮90克防治和治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应有较好防治效果。噻霉酮对水稻安全性好,正常施药对杂交籼稻成长没有不良影响。
(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