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隔离栽培 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增加甜玉米都属于胚乳性状的隐性甜基因突变体,它们彼此之间是非等位性的遗传关系。因此,不能把这些隐性基因所决意的任何类型的甜玉米互相串粉杂交,更不能与普通玉米串粉杂交,否则,由于基因的互补效应,而变为普通玉米。因此,无论栽培何种甜玉米,都必需隔离栽培,避免串粉。空间隔离要求在400米以上,采取时差隔离则要求花期相差30天以上。
2、精细播种 甜玉米特别是超甜玉米,其种子与普通玉米显著区别,甜玉米种子很秕,胚乳中淀粉含量较少,不能不错地满意种子发芽以及3叶期前自身养分的需要,因而甜玉米种子的顶土力很差,幼芽瘦弱,很难达到一播全苗和苗齐、苗匀、苗壮的要求。选择的地块土质为砂壤或壤土,肥力较高,PH6.5~7.0之间,深松保水,渗透性好。精细整地,做到上虚下实,土壤细碎。种子精选后,每667平方米用15%百坦干拌剂15克拌玉米种2~3kg,拌药前反复用水浸湿种子,种子装入塑料袋后,将药倒入,捏紧袋口,反复颠倒数次,混拌匀称后即可播种,现拌现播,可防穗腐病。每公斤种子还可用20~30ml增产菌拌种。应特别堤防超甜玉米不能浸种,否则会使种子丧失生活力。采用宽窄行栽培,大行距80~9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依密度而定。播种密度,一般早熟品类每667平方米4000~5000株,中熟品系每667平方米3000~4000株;每穴点种3~5粒,种、肥隔离,细土盖种,培土3~5厘米,同时.要 保证盖土深浅一致。采取地膜覆盖可提升土温3~10℃,并能提早7~15天上市。出苗后,要准时查苗、补苗、减苗、定苗。当小苗3~4片叶时减苗,待4~5片叶时定苗。由于甜玉米果穗的适宜采摘期短,在生产除做好早、中、晚不一样熟期品类的科学搭配外,通常采用分期播种的措施,可每隔5天或10天播种一期,以便分期收获,分批上市。
3、合理密植 甜玉米完全是一种商品,因此要小心果穗的产品特点,不能单纯考虑产量。因为果穗是分级收购的,尤其用于出口或加工的,要尽可能提升一、二级产品率,要依据商品要求,经济效益的大小来肯定适宜的栽培密度,尽可能在单位面积上有更高的经济收入。一般在中等肥力土壤上,以每667平方米4000株为宜,早熟品系可密些,晚熟品系可稀些。
合理留分蘖:许多甜玉米具有分蘖的特点。在密度较稀时,甜玉米的分蘖能够出现结实饱满的果穗,但密度较大时,分蘖基本上不能产生果穗,且消耗营养和水分,影响主穗产量和质量。所以,为保证甜玉米果穗饱满,一般每株只留1个分蘖。
4、浇水与施肥
(1)甜玉米的需水特点与普通玉米相似,水分管理应小心出苗期防涝渍,中后期防干旱。甜玉米春栽培时,其抽雄开花前10天和后20天是对水分需求的“临界期”,故在此时期要求灌一次水,坚持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75%~85%。
(2)按照甜玉米生育期及其加工使用等特性,其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料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重施底肥,辅助追肥,早追苗肥,补施穗肥,长效氮肥与磷、钾肥配合施用,尽量增施磷、钾肥。
增施有机肥:一般每677平方米施优质农家肥1000~1500千克,匀称条施于播种沟之间,或在播种时穴施。
合理施用化肥:氮肥能显著提升甜玉米产量,氮肥过量,则下降籽粒中的赖氨酸和糖的含量。磷、钾肥的加强,减少了淀粉含量,提升了果穗的营养物质价值,改善了籽粒的加工品质、适口性,提升了商品价值。预获得每667平方米青果穗900~1000千克产量,当土壤肥力水平为全氮0.074%,速效磷(五氧化二磷)23mg/千克,速效钾(氧化钾)62.4mg/千克时,需施氮素4.17~9.09千克,五氧化二磷3.39~9.29千克,氧化钾4.44~8.99kg。密度较高时,施氮量取下限,施五氧化二磷、氧化钾量取上限;密度较低时,施氮量取上限,施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取下限。与普通玉米相比,施氮水平较低,施磷水平较高。氮、磷、钾肥应作底肥集中施于播种沟内,一般占总施肥量的25%~30%;苗肥于小苗3~4叶时追施,用量占20%~25%;穗肥应于7~8叶重施,施用量占45%~55%。以促使穗分化主攻大穗;甜玉米在乳熟期就摘穗收获,所以粒肥一般不必施用,但灌浆初期应进行叶面喷施生化制剂,以促使穗大、籽粒饱满,促使灌浆和商品外观性,能提早上市。
补施微肥:甜玉米成长发育还需要一定量的锌、铁、锰、硼、铜、钼等微量元素和超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常是酶、辅酶或个别维生素的组成一些,应按照土壤丰缺状况,堤防在底肥中补施或在叶子中喷施微肥,以 保证甜玉米正常成长发育,提升甜玉米产量和品质。
5、准时中耕 因甜玉米发苗比较慢,易受杂草危害。必需早中耕锄草。3~4片叶时,结合施苗肥,进行浅中耕,拔节期结合追施穗肥,进行深中耕,小喇叭期早先,杂草难以产生危害,中耕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