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是我国各地普遍种植的主要蔬菜,华南及港澳地区的消费者偏好长棒形、紫红色、品质好的类型,近年市场需求量增大。
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经多年奋力,选育出具有早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杂交一代茄子新品类一中日紫茄。该品系于1998年经过了广东省品类审定。中日紫茄植株成长势强,株高90~100厘米、开展度80厘米、茎粗1.9厘米,株型直立,分枝力强,结果多;果长棒形,果实外形美观、头尾均匀,果长24~26厘米、横径4.5~5.0厘米,单果重0.2kg,果皮深紫红色,果面光滑有光泽,果皮薄,果肉白色、肉质细嫩;耐热性、抗病性强于紫红长茄和长身紫茄等地方品类,耐黄萎病和绵疫病,一般亩产2500千克,适宜华南地区春秋天栽培。
种植上堤防:
(1)播种适时春植为1-2月、秋植为7-8月,采用养分钵育苗。春植播种前种子要进行催芽,播种后要覆盖薄膜保温,苗期应恰当抑制水肥,以培育根系发达、茎粗壮、叶宽厚的壮苗。春植苗龄40~45天,秋植苗龄30~35天。
(2)选择前作为非茄科作物(最好是水稻田)的肥沃、疏松的田块栽培。茄子成长期较长,整地时应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三元复合肥25kg。
(3)宜合理密植,每亩植1500-1600株,因其成长势强,订植规格以行距70厘米、株距45-50厘米为宜。
(4)增加田间管理。开花结果初期,应结合中耕锄草,进行一次盖土培肥,亩开沟追施复合肥50千克、尿素15千克,早先视成长、结果情况追肥2-3次。当植株长至40厘米左右时,设支架防倒伏,并准时摘除第一朵花以下所有腋芽,以减少营养物质消耗,中后期恰当摘除下部叶子,以利通风透气,减少病虫害出现。同时还要准时采收成熟果实,有利于提升产量。
(5)准时防治和治疗病虫害,重要虫害有蚜虫、蓟马、茶黄螨等,可用40%乐果8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病害重要有黄萎病、绵疫病,黄萎病可用70%敌克松500倍液喷雾或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和治疗:绵疫病用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自田间发病开始,进行喷雾防治和治疗,每7~10天喷雾1次,共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