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大多数数柑橘品系处于采收期、花芽分化期,固采后恢复树势、修剪清园等是此期管理的重点。此外,本月为柑橘冻害的高发时节,特别是对于留树保鲜及一些晚熟品系,一定要做好防冻办法。
采后恢复
柑橘采收后,其“营养物质储存库”被带走,打破树体营养平衡,树势状况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而目前大一些果农都没有分批采收的习惯,一次性采果有可能让树体的营养物质忽然间供需失调,轻则树势衰弱,影响花芽分化。严重时,会产生黄化落叶,甚至死树。
所以,采后准时进行养份补充是十分关键的。
叶面追肥
使用叶面肥汲取快、作用强、效率高等特性,在采后结合清园药物喷施,有快速提高树势,为花芽分化累积营养物质物质及保叶过冬等多重作用。叶面肥可喷施红库(小分子肽类叶面肥)、磷钾源库、中微量元素肥等。
薄施水肥
除叶面追肥外,采后至春梢前薄施几次有机液肥,如海精灵生物刺激剂600倍液或花生麸水肥等,可全面补充营养,改善土壤,养护根系,为接下来的梢、花、果等打下良好基础。要小心用量,以免影响花芽分化。
埋施冬肥
冬肥,是对树体前期因挂果酿成的养份消耗的补充,也是春天萌芽、开花结果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采果后要准时施,最迟不超过本月底,以免影响树体养分累积。
下冬肥时,应重施有机肥,轻施复合肥,配合生物菌肥,看重补充中微量元素。同时,还应按照柑橘树势、土壤特征等合理安排。详细可参考:
冬天修剪
橘园在采收后,不宜马上进行修剪,通常在粗清园一次后进行,目的是避免剪口侵害病菌。
巡视果园,剪除弱枝、病枝及影响来年开花结果的废枝,把握采光适中的原则,剪除的梢枝集中焚烧;清理园内的枯枝落叶、杂草及病虫害落果,清除病虫害的越冬场所,隔断传染源。
若发现树干或主枝上有流胶病、脚腐病,可把病表皮刮干净至木质部,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液涂抹伤口消毒,然后封闭伤口。
当发现黄龙病树时,准时挖除,以免蔓延开来。详细识别、处理办法可参考:
药剂清园
第一次:粗清园,采果后即可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150倍液,杀菌又杀螨。
第二次:修剪后进行,可选用矿物油、松脂合剂等单独喷施。病害出现较多的果园,应另加另外杀菌剂、杀虫剂,有针对性用药。
第三次:春芽邻近萌发之前进行,可再进行一次药剂清园,堤防轮换用药。
保暖防寒
柑橘的冻害是由于低温导致营养物质器官与生殖器官受害或死亡的征象。据悉,近期又有一波寒潮来袭,各位果农要积极做好御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