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凤糯7号(SP5×SRM)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使用研究所和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选育而成的中熟、优质、高产鲜食和加工兼用型白糯玉米新组合,2006年1月经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系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适宜浙江省全省不一样地区的春、秋天节与熟制的净作和间套栽培。其无公害种植技术要点如下:
1 选地整地
选择生态条件良好,阔别污染源,地势较崎岖,土层深厚的沙壤、壤土土质,肥力较高,PH值6.5-7.0,疏松保水,渗透性好的旱地(田)或缓坡地,土壤中铅、镉、砷、铬、汞5种重金属及硝酸盐、亚硝酸盐不超标,产地土壤指标和灌溉水质量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业行业标准《玉米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849~2004)。
栽培鲜食糯玉米,播前须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有条件多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结合氮、磷、钾化肥做基肥。春播地块还应小心趁晴朗天气及早耙地葆商,使之创造深、细、松、匀、湿、肥的土壤环境。
2 种子处理
播种前仔细选种、晒种。选用饱满的颜色纯白的种子,去除虫蛀过的、破碎的、发霉的种子,并选择晴朗天气晒种1-2天以杀灭种子表皮的病菌,提升种子发芽率、纯度和整齐度。播种时有条件可用种衣剂或50%锌硫磷乳油(用种子量的0.1%-0.2%)进行拌种(绿色农产品允许应用),以防治和治疗地下害虫,提升成苗率。
3 播种移栽
按照各地最佳节令调节播种期,一般直播播种期以地温稳定经过 12摄氏度时即可,最迟播期要保证采收期气温在18摄氏度以上。以浙江省杭州地区为例,春播在3月中旬至4月初播种。为了延长上市或加工时间,可采取分期播种、设施种植等办法使上市时间提前或延后。2月可采取温床育苗,三叶一心期使用地膜和小拱棚保温移栽,或直接使用棚室种植。从3月中旬气温回升后开始,可一向播种到8月中旬,这样可产生5月下旬至10月下旬的鲜摘间断供应期。
为获得较好的经济价值,可采取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棚室种植等多种设施种植技术,实行分期播种。播种时以土壤相对含水量60%-75%为宜,商情差的地块采用开沟人工点播。种子宜浅播,每穴2-3粒种子,以 保证苗齐、全、壮。采用移栽方式,苗龄掌握在三叶期,最多不超过25天,且带土移栽。浙凤糯7号亩适栽密度为3300-3700株。一般净作哇宽(连沟)1.2m,每畦植两行,大行距90cm,小行中30cm,株距30-35cm左右。春播宜稀,夏播宜密。
4 隔离栽培
为坚持浙风糯7号鲜果穗的糯性,播种时应小心和普通玉米、甜玉米和其他品系的糯玉米进行隔离栽培。玉米糯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抑制,花粉具有直感征象,一旦接受了其他玉米的花粉,现代果穗会失去或改变它的甜味和糯性。隔离栽培一般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两种:空间隔离一般抑制相距300m以上,有天然屏障可恰当放宽要求;时间隔离以两品类扬花时期隔 保证在15天以上。
5 田间管理
中耕锄草:苗期应进行浅中耕,既可除去杂草,又使土壤通透性良好,保温、保商,以利培育壮苗。拔节时结合追肥进行深中耕并盖土,一般耕深6-8cm,促进新根大量出现并纵深扩展,避免植株倒伏,同时盖土还有利于雨季防涝。
科学施肥和灌溉:糯玉米长势不如普通玉米,所以要保持增施有机肥,均衡施用氮、磷、钾肥。无公害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求遵循以施有机肥为主的原则,它既有利于丰产,又能提升糯玉米的特有糯性的鲜香食味品质。施肥要点:一是底肥要足,亩施复合肥20-25公斤,磷肥25公斤,钾肥10公斤,有条件的地方可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但土壤肥沃的地块施肥要恰当减少。二是追肥要准时,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应准时追肥,亩施尿素分别为10公斤、15公斤。灌溉用水以天然无污染本源为主的原则,不应用工业和生活废水。
人工辅助授粉:浙风糯7号的花粉量充沛,雌雄和谐,果穗极易满尖,只有在异常气候条件下(如高温、大风、连绵阴雨天气等)才会影响到玉米结实,这时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可促使果穗结实满尖。详细做法,选择晴朗天气,于上午9-10时采用竹竿轻轻刮过雄花,使其花粉大量飘洒,可明显加强产量。
6 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鲜食玉米务必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治疗”的植保方针,采用农业防治和治疗、生物防治和治疗、物理防治和治疗和化学防治和治疗相结合的措施,经过灭茬、翻耕等方式消除越冬寄主害虫,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利用生物农药。按规定,生产AA级绿色产品禁止应用有机合成的化学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成长调节剂,因此在化学防治和治疗上应特别堤防选药。
浙凤糯7号的重要病害有大、小斑病,重要虫害是地老虎和玉米螟。
大、小叶斑病: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病斑快速扩大生长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cm以上。病斑最初水浸状,很快变成青灰色,最后变成褐色枯死斑。空气潮湿时,病斑可长出黑色霉状物。小叶斑病病斑小,一般长不超过1cm,宽只限在两条叶脉之间,近椭圆形,病斑边缘色泽较深,为赤褐色,数量较多。这两种病是玉米后期的重要病害。防治和治疗办法:在发病初期可采用菌毒清、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锌粉剂进行多次喷雾防治和治疗。
地老虎:秋天多雨是地老虎大出现的预兆。地老虎在一、二龄幼虫时昼夜运动,啃食心叶或嫩叶;三龄后昼躲夜出,咬断幼芽基部嫩茎,酿成缺苗;四龄后幼虫抗药性大大增强。因此,药剂防治和治疗应在幼虫三龄前消灭;农业防治和治疗:清除地边和田间杂草,可消灭个别虫卵和害虫;物理防治和治疗:在成虫始发期采用黑光灯诱杀;化学防治和治疗:播种前亩用地虫克星颗粒剂3公斤拌入底肥,撤施后翻入土中;或用25%杀虫双拌鲜草,在傍晚匀称分布于玉米田诱杀幼虫。
玉米螟: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害虫。其危害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展开的玉米叶发生整齐的一排排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常常酿成雄花基部折断。农业防治和治疗:消灭越冬虫源,将玉米秆、芯等清除,不要留于田中;生物防治和治疗:在玉米螟产卵期应用赤眼蜂灭卵,一般放2次,间隔5-7天,每亩总放蜂量2-3万头;化学防治和治疗:分别在大、小喇叭口期用5%锐劲特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抽雄后可用25%杀虫双水剂喷雾防治和治疗。
7 适期采收
春天吐丝后20-22天左右、夏秋天吐丝后22-25天左右,是鲜食嫩玉米品质最佳期间,即可采收。或观察花丝已干、颜色变成棕褐色,或以手指在糯玉米果穗牛下部能掐出少许嫩浆,说明能够采摘。采收的果穗应丑时上市或冷藏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