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家栽培的生姜不仅没有遭受姜瘟病,而且产量高,卖出了好价钱。”近日,潼南区新胜镇钟峰村生姜栽培大户夏忠琼快乐地对笔者说,生姜获丰收,效益大提升,多亏在市农科院和区农委专家的指导下,采用氯化苦熏蒸土壤技术,彻底解决了姜瘟病的问题。
依靠天吃饭
“新胜镇的海拔、气候、土壤都适合栽培生姜。”夏忠琼说,当地人栽培生姜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到上世纪90年代达到鼎盛期间。当时,整个新胜镇从事生姜栽培业的农户有2000多户,面积近4000亩,沿着罗盘山山沟,盘山村、钟峰村和石桥村等村就扩展了2000多亩,生姜是这几个村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当时我们种生姜,几乎完全依靠老天爷帮忙。”她说,生姜既怕旱又怕涝,一旦遭受恶劣天气,很容易得姜瘟病。而生姜得了姜瘟病,就会烂根、烂叶、姜苗枯死。“一块地得了姜瘟病,整片地都会传染上姜瘟病,无药可治,给姜农带来的是颗粒无收、血本无归。”
熏蒸治病
夏忠琼家种有200亩生姜,是当地有名的栽培大户。今年,她在农技专家的协助下,采用氯化苦土壤熏蒸技术对付姜瘟病。
潼南区农委农技专家丁建鑫介绍说,氯化苦是一种对真菌、细菌、昆虫、螨类和鼠类均有杀灭作用的熏蒸剂,尤其对重茬病害有不错的成效。间断利用后,对土壤及农作物无残留,无不良影响,对地下水也没污染。试验证明,氯化苦对栽培生姜、花生、茄子、青椒、草莓、番茄等作物的土壤进行熏蒸后,有优良的杀菌除虫作用,能达到栽培物增产、稳产和改善品质的目的。
“今年我家拿出50亩地,采用氯化苦土壤熏蒸技术,成效真很好。”夏忠琼说,生姜不仅没有得姜瘟病,而且亩产达到4000多千克,亩收入在6万元以上。明年,她家还要扩展氯化苦土壤熏蒸面积,力争获得更好的收益。
技术要点
“采用氯化苦土壤熏蒸技术,农户首先要了解氯化苦的原理和知识,这个很重要。”丁建鑫说。
首先是做好施药前的预备。
熏蒸前应彻底清除前一季作物残渣,深耕30至40厘米,并施用适量有机肥。
或者旋耕20厘米深,充分碎土,捡净杂物,特别是作物的残根。
土壤要平整,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
其次是施药时应小心以下三点。
一是采用机动注射器或手动注射器注射。
氯化苦通常每隔30厘米注入一穴,一穴氯化苦2至3毫升。每亩用药量一般在14-22千克。为保证成效,一般要求每亩用药不少于20千克。
二是施药后应立刻覆膜,避免药剂挥发散失。由于氯化苦易气化,穿透性强,因此薄膜应选择利用0.04厘米以上的厚膜。覆膜时应全田覆盖,不留死角。薄膜相连处应采用反埋法,压膜要用干净、无污染的细沙土。
第三是揭膜。熏蒸2-3周后可揭膜,敞气散气。秋冬天因为气温下降,为保证取得良好成效,可一向覆盖到春天整地前再揭膜。散气时间一般要10天左右。
丁建鑫提醒说,春天进行熏蒸处理的,要保证熏蒸最少20天,揭膜散气至少10天。揭膜散气应堤防避免未消毒土壤混入,酿成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