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又称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属于耐寒的蔬菜,对四季的温度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种子在4℃以上就能够发芽,发芽最适温度为15~20度,超过30度发芽将受阻;茎叶成长适宜温度为12~20℃,如果日平均温度在24℃以上,夜温也高,容易发生早抽薹。
为协助农户栽培好莴笋,实现高产增收,近年来,市农技推广总站蔬菜科专家从规范化种植管理技术入手,总结出一套适宜我市自然气候特征的莴笋种植实用技术。
1 选种
丰香美玉 耐热、耐湿、抗高温,尖叶、大披针形,浅绿色、茎皮白色、茎肉青绿色,商品性好、售价高、单株重750~1000克。
科光一号 非常耐热、耐湿,尖叶、大披针形,浅绿色、茎皮白色、茎肉青绿色,商品性好、单株重750~1000克。
碧玉莴笋 耐寒能力强,越冬公用品类,叶子椭圆形、直立,色青、节间稀、口感好,单株重约1000克。
2 育苗
时间 一般状况下,重庆地区莴笋的重要播种季节在7~9月中旬,但各区县应按照自己的实际生产状况和气候特性来肯定最佳播种时机。
地块 育苗地应选择土壤肥沃、通风较好、土层深厚、依靠水源近、管理方便、无积水的地块,以1比20倍的比例预备育苗面积。
整地 选好育苗地后,先深翻炕土15天,再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或人育粪水4000kg、复合肥(15~15~15)25千克,然后按厢面宽1.3~1.5米、厢沟深15厘米开厢。田厢如果过长,须增开横沟,有利于排水。要把地充分耙细整平,厢面略成瓦背形。
消毒 播种前1~2天,能够给地消毒,消除土壤中潜伏的病原体。每平方米苗床用95%噁霉灵原粉4000倍+甲氰菊脂1200倍的药液2~4千克,浇灌在苗床土面。
催芽 将种子用洁净纱布包成小包,用清水浸种6小时后清洗,再晾干装入洁净塑料袋内,然后放入冰厢冷藏窒内进行催芽。隔10小时取出,放在室内阴凉处1~2小时等待出芽。
出芽 先用清水浇透苗床地,再将出芽的种子拌入半干的细石谷子,直接撒播在苗床上,种子要求撒匀称、密度适宜,一般每平方米用种
子1克。最后盖一层细石谷子、轻浇水后,盖2层遮阳网来保湿、降温,待出芽。
苗床管理 一般2~3天即可出芽,当出芽80%时,傍晚先揭去盖地遮阳网,再结合苗床湿度,恰当浇施齐苗水,准时插上竹片,预防高温、强光及暴雨为害。揭盖遮阳网时间的灵敏,可结合实际天气状况来进行。
7~8月份育苗,会遇上高温强光天气,要早盖晚揭,暴雨前盖、雨后揭,阴天及小雨天气不盖;随着秧苗长大,逐惭缩短遮阴时间。土壤水分坚持见干见湿,以不裂口为度,不干不浇水;当苗长到2片左右真叶时,应进行减苗,拨出底层苗、弱苗、病苗、混同苗及杂草,坚持苗间距3~5厘米为宜;减苗后恰当浇水镇根。
3 定值
选地 莴笋忌莲座,实行轮种。应选择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来种植。
施肥 深耕炕土施底肥,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复合肥(15~15~15)40kg,再翻耕入泥。2米开厢(包沟),种5行,株距35厘米。亩植约4900株。
订植 夏秋莴笋苗龄以18~25天为宜,不宜栽种过大苗龄。选择阴天及小雨天栽苗最好,栽苗当天上午,窝内浇透底水;晴天下午栽苗,要边栽边淋定根水。准时插竹片,白天用遮阳网遮阴保湿。
4 田管
肥料 莴笋是需肥水量大的作物,但只要施足了底肥,一般追肥只需要2次即可。
一次是在订植成活后,植株快速成长,宜用淡粪水追肥;第二次是在植株进入连作初期,在4株之间打浅窝,亩施复合肥20kg,土干时浇水;追肥不宜过晚,防止茎部开裂。
中耕 植株开盘前、降大雨后、土壤严重板结时,行间恰当浅中耕,以铲破地皮为度,能够促使成长。
5 病虫
一般状况下,莴笋的重要病虫害有以下几种:霜霉病、菌核病、灰霉病、蚜虫。
霜霉病 重要为害叶子,发病叶片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一般10月份以前不形成,11月份为发病旺盛期。
综合防治和治疗时.要增加种植管理,合理密植,小心排水,下降田间湿度。如果用药防治和治疗,用2%几丁聚糖800倍液或69%烯酰吗啉猛锌600倍液,喷雾全株。7~10天一次,交替用药,间断防治和治疗3~4次。
菌核病、灰霉病 植株感病,一般开始于近地面的叶子或茎基部,感病植株的叶子会凋萎,最终引起全株枯死。
综合防治和治疗要增加种植管理,提升抗病能力,采用地膜覆盖种植,减轻发病程度。如果用药剂防治和治疗,可采用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50%腐霉利1000倍液,喷雾全株。隔7~10天1次,交替用药,间断防治和治疗3~4次。
蚜虫 莴笋整个成长周期均可能产生。
蚜虫出现的初期,可用70%吡虫啉来防治和治疗,一亩用药量3~5克。
6 采收
当莴笋主茎顶端和最髙叶子的叶尖相平时,就要准时采收。此时,嫩茎长足、质地脆嫩、品质最好,去除老叶,扎成小把净菜上市售卖,价格最高。如果过迟采收,茎抽苔空心,失去了品相和商品价值。
相关新闻
地膜覆盖 早熟增产
据介绍,莴笋在订植时,很多农民愿意选择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此类做法的优点在于,基本无需施肥浇水(干旱年间除外),能够减轻病害的出现程度,显著加强产量,提早成熟,抢据有利的上市时机。
据专家介绍,采用此类措施种莴笋要小心以下几点:
1、适用于在9月中旬早先移栽的适龄订植苗;
2、要重施底肥,按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千克、复合肥(15~15~15)60千克的标准,并且要一次施足;
3、翻耕入泥沤地5天以上,按2米宽开厢欠细整平,厢面略成瓦背形;
4、要浇透水(下雨后更好),上盖2米宽的地膜,四周用土压实;
5、用开窝器根据每厢栽5行、株距35厘米的标准,来打浅窝;
6、栽苗后(阴天及小雨天栽苗最好),准时淋足定根水,遇睛天遮阴,避免地膜烫伤萎蔫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