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芹,又名山芹菜、大叶芹、短果回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根圆锥形,有分枝,黄褐色。为伞形科大叶芹属植物。
一、露地种植
1、整地。选崎岖、不积水、土层浓厚、湿润、有机质含量高沙质壤土。每公倾施底肥30000~45000kg,三元复合肥225kg。耕翻20~~30厘米,耙平,做生长10~15米、宽1米的平畦。
2、播种。3月下旬,将山芹种子用40毫克/kg的赤霉素浸种2小时后或用水浸泡4小时后播种,在畦内按行距20~25厘米。开2~3厘米深的浅沟,匀称地撒入种子,每公顷用种量60~75公斤,播后耧平畦面土,用木板轻轻镇压,15~20天出苗。
3、育苗。新苗出土后,进行松土、锄草。4~5月份,每隔15~20天浇1次水,苗高5~7厘米时,进行第1次剪苗,8~10厘米定苗,每平方米葆苗500株。定苗后间隔7~10天喷2次0.3%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溶液。雨季小心排水,雨后准时松土、锄草,提升土壤透气性。7~8月间,喷2~3次0.3%磷酸二氢钾溶液,以提升一年生苗的越冬能力。
4、定值。山芹以秋天订植为宜。经整地、施肥、起垄后栽植,每垄两行,株距6~~10厘米,栽后浇透水,以视土壤商情恰当浇水,盖土高出苗成长点3~~4厘米,垄面覆盖1~2厘米厚稻草等覆盖物,以利越冬.
5、田间管理。订植后,准时浇水、锄草。如有缺苗,应补齐。在缓苗后15~20天,追施1次氮肥,促使新苗成长。春天肥水管理是山芹种植中的关键。土壤解冻后,将田间枯叶、干植株清除。每公顷施300~450公斤尿素。早春地温较低,第一次灌水应在株高10~12厘米时进行,每隔7~10天灌一次水。进入采收期,准时追施速效氮肥。成长中、后期应准时中耕锄草和补施磷、钾肥。
6、采收。当植株高30厘米以上,叶子颜色开始变深,折断叶柄有少量纤维时,但脆嫩,即可采收。采收时用手握住叶柄基部向外掰,不要损害小叶子和成长点。捆把上市。
7、采种和处理。9月中、下旬种子陆续成熟,分批采收,收后,平摊在苇席上,晾干,去净杂质,装入纱布袋内。10月中、下旬,将采收的种子进行沙藏。选择不积水、透气性好的高岗地,挖深30~35厘米,长宽按照种子多少而定的沙藏沟。种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捞出后掺入3~5倍的湿沙,以手握成
团,但不滴水为宜。拌匀后,放入沟内,盖土高出地表10~15厘米。每隔15~~20天撤去盖土,将种子上下翻动一次,直至封冻为止。
二、呵护地种植
3月上旬开始扣拱棚,先在床面两边插上棚条,产生拱棚,扣上薄膜,两边用土封严。15~20天山芹长至10厘米左右,晴天晌午小心拱棚放风,以免棚内温度太高,发生烫伤。4月上旬即可上市,每平方米可收鲜山芹1kg。撤膜后,当年对二次萌发的山芹,不要再采收,以保证地下部成长良好,利于第二年山芹成长健壮。当植株长到10~15厘米时,追施一次硝酸铵,每666.7平方米地1.5公斤。增加田间管理避免草荒和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