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棚室的应用率,加强复种指数,提升栽培效益,我们成功摸索出春棚室苋菜套种黄瓜的种植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在我市大面积推广使用,现将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 及早扣棚,施足底肥
选用6m宽棚室,在离棚室顶20cm搭二道棚,12月中旬扣棚室膜和二道膜,以尽快提升地温。扣膜后耕翻土壤,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00千克、过磷酸钙100公斤或三元素复合肥50公斤,然后再翻耕土壤1-2次,使底肥与土壤充分混匀。于12月下旬进行整地筑畦,6m宽棚室纵向筑4畦。
2 苋菜的种植技术
2.1 品系选择:选用红色、彩色苋菜品系,这些品系无论做汤或炒食,味美色红,市场畅销。2.2 播种 1月中旬采用撒播法直播。苋菜早春播种时,由于气温低,出苗慢,每667m?2用种量3-4公斤,高密度播种。播种后,用钉耙浅耙后浇水,覆盖地膜、小拱棚,晚上加盖草帘保温。
2.3 管理:苋菜从播种到出苗,早春棚室种植需15-20天,出苗后撤去地膜,坚持土壤湿润,当幼芽有2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追肥,间隔10-15天追施1次,每次施尿素5-6公斤/667m?2。春棚室苋菜病虫害较少,不必防治和治疗。
2.4 采收:春棚室苋菜播后60天左右,苋菜4-5叶时进行第1次减苗采收,3月下旬在苗基部5cm左右收割1次,促其再生侧枝,4月上旬采收第3次结束,一般每667m2可采收1200-1500公斤。
3 黄瓜的种植技术
3.1 种植品系:应选耐寒性强、早熟性好、丰产的品类, 如津优1号、津春2号、津杂2号、津杂4号、新泰密刺等。
3.2 播种育苗:配制营养物质土,用3年没有种过瓜类的菜园土与砻糠灰以7∶3拌和,每667m2用种150-200g,在播种前用55摄氏度温水浸种10分钟,再用瑞毒霉药粉拌种。1月中旬选晴天播种,播前浇足底水,播后覆盖营养物质土,以盖没种子为好。播种后,覆盖地膜和小拱棚膜,晚上用草帘覆盖保温,同时预备移苗用养份土,在每立方米营养物质土中拌入2公斤三元素复合肥,用10cm口径的营养物质钵装好养份土备用。在黄瓜子叶拉平时移入养份钵中,育苗时期的温度掌握好“两高两低”,播种后出苗前床内气温要坚持30摄氏度以上,出苗后揭去地膜,同时下降温度,白天坚持22-25摄氏度,夜间12-15摄氏度,移入营养物质钵后缓苗前坚持白天温度30摄氏度左右,夜间温度10摄氏度以上。
3.3 订植:春棚室黄瓜于3月中旬订植到棚室内,在第1次剪苗采收苋菜后,以行距50cm、株距25cm左右定值,每667m2种植3500株左右,在订植黄瓜处,将直径15cm范围内的苋菜所有采收。
3.4 田间管理:3月中旬订植后,采取覆盖小拱棚膜,晚上盖草帘等呵护设施,随着气温升高,逐渐撤去小拱棚膜。3月下旬苋菜第2批采收后,插人字形竹架,此时黄瓜进入初花期,植株成长加速,开始吐须抽蔓。进入开花期,应准时补充肥水。黄瓜植株封行时,在4月上、中旬结束采收苋菜。黄瓜成长快,间断开花结果,对肥料要求较多,且黄瓜属浅根性植物,汲取养料的能力弱,利用高浓度肥料易发生肥害,要做到薄肥勤施,少量多次,肥料搭配要氮磷钾齐全,氮肥过量,茎叶易疯长,雌花少;氮肥不足,黄瓜营养物质不良,则易早衰,发生畸形瓜。钾肥施用可促使黄瓜多结瓜,结瓜期气温逐渐升高,棚室内温度会高达35摄氏度以上,要准时放风降温,抑制在25-28摄氏度。黄瓜叶子大,根系浅,水分消耗多,用水量多,需准时灌水,同时结合施肥、防病补充水分。
黄瓜整蔓绑蔓一般在晴天下午茎蔓发软时进行,可减少茎叶损害。每2-3片叶绑蔓1次,摘去侧蔓卷须,以减少营养物质损失。主蔓长到架顶时应准时摘心,同时结合绑蔓,摘除黄叶、残叶、发病叶片,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形成。
黄瓜重要病害有霜霉病、枯萎病等,应以预防为主,用瑞毒霉、代森锰锌、百菌清等农药每7-10天预防1次,交替用药。如发现病斑,应准时有针对性用药防治和治疗,抑制病害蔓延。
3.5 采收 黄瓜成长前期,植株小,根瓜如果成长时间长,不利于黄瓜植株成长发育,上部节位花容易脱落,应早采根瓜。对于成长过旺的植株,应恰当多留瓜,可控制植株旺长。春棚室黄瓜在4月下旬采收上市,6月初采收结束,每667m2产量可达5000-6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