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灰霉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在温室棚室蔬菜生产中为害比较严重,一旦出现较难防治和治疗,近几年发生的西红柿灰霉病的花脸斑的症状,需要大家准确识别,准时防治和治疗。
一、发病症状
灰霉病菌从西红柿残留花瓣处侵害后,在适合的湿度下向果面与萼片夹缝内扩大,导致萼片及果蒂一些发病,进一步扩大到西红柿果肩部等,病果初期呈灰白色软腐,最后落地腐烂。
西红柿果实的柱头侵染灰霉病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向果的脐部蔓延,再扩大到果实的其他位置,据田间调查,灰霉病菌导致烂果症状从这两位置初侵害占90%以上。
花脸斑,灰霉病菌直接由果面侵入,在果实上产生外缘白色、中间绿色的圆形病斑,病斑直径3~8毫米,俗称“花脸斑”,此类症状多形成在前期叶部或果实灰霉病形成严重的地块。
菜农在生产中,经常将西红柿溃疡病果实上“鸟眼斑”症状与西红柿灰霉的“花脸斑”症状相混淆,需要准确识别。西红柿溃疡病的典型症状是,果面上发生圆形的病斑,成白色,有时隆起,单个病斑较多,中央为褐色,形似“鸟眼”,成为鸟眼斑。
二、综合防治和治疗
首先从环境上进行调控。增强大棚的保温性能,提升大棚温度;经过科学放风、膜下浇水、按照土壤商情抑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下降棚内湿度等方式可以比较有用抑制灰霉病的产生和蔓延。
其次从侵害位置开始预防。灰霉病菌易从残留的花瓣处进行感染,所以在蘸花(喷花)时加异菌脲或腐霉利等能够防治和治疗灰霉的药剂,此外,在西红柿蘸花7~15天左右摘除西红柿幼果上残留的花瓣和柱头,可以有用减少灰霉病的出现,减少药剂用量。
最后准时用药剂进行防治和治疗。尤其是阴雨天等不良天气来临前,提前用药预防,当形成初期可选择啶酰菌胺、啶菌恶唑、等药剂进行防治和治疗,堤防轮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