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的病害重要有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被称白菜的三大病害;虫害重要是蚜虫等,这些病虫害形成后,既影响白菜的品质又影响白菜的产量。白菜病虫害防治和治疗的原则是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和治疗。从出苗开始每7-10天交替应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做到“治虫不见虫,防病不见病”。
1、病毒病
多形成在新苗期,特别是在小苗6~7叶前,间断高温、干旱、蚜虫多的条件下发病重、传播快。发病时叶子表面发生明脉、花叶、皱缩、扭曲、坏死斑、条斑、矮化、畸形。
防治和治疗办法:
①选抗病品类,早熟品系如“津秋65”、“津秋606”,中晚熟品系如“秋绿75”、“秋玉78”“津青75”等。
②重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加强抗性。
③适期播种,使新苗避开高温,苗期多浇水或遮荫降温。
④仔细灭蚜(见蚜虫防治和治疗)。
⑤发病时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2、霜霉病
多出现在发棵期和包心期,气温忽冷忽热、阴雨连绵发病重,重要为害叶子,开始叶子边缘出现不清晰水浸状褪绿斑,随病情扩展受叶脉制约产生多角形黄褐色。
防治和治疗办法:
①用种子重量0.3%~0.4%的百菌清或甲霜灵拌种。
②合理轮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高垄直播。
③发病时用25%瑞毒霉800―1000倍液或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交替喷防,每周1次。
3、软腐病
多出现在中后期,雨水多、气温低发病重。一般基部先发病,发生水渍状微黄色病斑,开始症状不显著,之后白天萎蔫下垂,早晚恢复。几天后病株外叶平贴地表,或失水变干后呈薄纸状紧贴叶球,球外露。严重时叶柄基部或根茎处溃烂,流出粘液,散发出恶臭气味。病菌从伤口或自然孔口浸入。
防治和治疗办法:
①准时消灭虫害,防其咬伤植株,进行中耕等操作时防止损伤植株,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
②抑制田间湿度,雨后准时排水、中耕降湿。
③准时拔除病株,并用生石灰消毒。
④药剂防治和治疗可用72%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或氯霉素100~200mg/l,每亩用60公斤喷防,也可用1.5~2.5克/升的丰灵灌根。
4、蚜虫
清理田间及四周杂草,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