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订植前的预备工作
1.1 苗床炼苗与去杂
育苗后期逐渐撤去农膜进行炼苗,以适应露地订植。要求小苗成长大小适中,叶子厚实,定值后抗逆性强,制种产量高。订植前苗畦一定喷1 000倍40%氧化乐果与百菌清混在一起液,防治和治疗越冬蚜虫和霜霉病。同时,要按照亲本特性特点严格去杂、去劣、去病株,对可疑株宁拔勿留。
1.2 选地与隔离
大白菜属十字花科,是天然异花授粉作物,虫媒花,品系间易杂交,与小白菜、芜菁、油菜等需隔离2 000米以上,以保证种子的质量。
选择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遇旱能浇、遇涝能排的壤土地块栽培为宜。
1.3 施肥与作垄
如冬前没有施肥翻耕,早春亩施优质圈肥3 000公斤以上,翻耕耙平。整地作垄时,在垄背两侧开沟条施化肥,亩施磷酸二铵25公斤或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0kg,尿素20公斤。施肥应掌握多施磷、钾肥,适施氮肥,采取一次施足,辅助追肥的方法。
定值采用大、小行的方式,种苗栽在垄背上,大行70厘米左右,小行45厘米,起垄高度为10~12厘米,垄面宽55~60厘米。每隔四行留一大管理行,行距为110~120厘米,便于打药和摘心等。
2 订植
2.1 适时早栽,合理密植
适时早栽是种株稳健成长,加强产量的有力保证。适宜定值期以旬平均气温经过5摄氏度左右,土壤所有解冻时为宜。
种植密度应按照各个品系的分枝特征和生育情况肯定,一般亩留苗2 500~3 500株。为使双亲充分杂交,提升制种产量和质量,两亲本按1:1订植,可隔行栽培,也可采用单株间隔栽培。
2.2 地膜覆盖
覆盖地膜能提升土壤温度,稳定土壤水分,并使土壤结构疏松,减少浇水、划锄、灭草等环节;小苗前期成长发育快,成熟早,加强有用开花期,产量高,一般比不盖膜提升产量20%以上。盖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盖后栽,一种是先栽后盖。先栽后盖应顺垄背将地膜压实,5d后将苗处开一小口炼苗,3~5 d(气温比较稳按时)将种苗扒出。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把苗子根部地膜用碎土封死。
3 增加种株的田间管理
3.1 肥水管理
应掌握“前控、中促、后控”的原则。
“前控’指订植时浇足缓苗水,保证商情、以中耕划锄为主,提升地温,促使根系发育,直到抽薹开花期再浇一水。如底肥不足,可结合这次浇水亩施尿素15公斤、复合肥15公斤。
“中促”指进入花期不可缺水,应坚持地表见湿不见干。花期如遇干旱,则会下降结荚而影响产量,因此应保证花期所需水分。
“后控”是指种株谢花后,进入种子成长成熟阶段需水较少,应恰当控水。收获前10~15d停止浇水,以防贪青晚熟。于苗期、初花期、盛花期分别喷施0.2%~0.3%硼砂液,能促使种株发育,提升种子质量。
3.2 准时防治和治疗病虫害
大白菜种株重要受蚜虫、菜青虫、菜蛾、潜叶蝇、霜霉病和黑腐病为害。开花前期要彻底根除蚜虫及另外害虫。花期为保证昆虫传粉,提升杂交率,尽量不喷杀虫剂,只喷防病药剂。蚜虫是大白菜制种的重要害虫,严重时能够酿成绝产。一般在开花前先喷防一遍,开花期采用15%铁灭克或5%涕灭威颗粒剂防蚜,成效极佳。详细做法是:进入初花期,在离根部10厘米处挖浅穴,施药后埋好,随即浇水。一般亩施铁灭克300~600克或涕灭威1.5~2.0公斤,到收获一般不会出现蚜虫为害。若有蚜虫为害,可喷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防治和治疗。该药对防治和治疗蚜虫有特效,而且选择性极强,对天敌昆虫及蜜蜂等益虫无害,有助于田间的生态平衡。花末期可突击喷药防治和治疗虫害。
3.3 设蜂箱,增加人工授粉
大白菜是异花授粉作物,虫媒花,设蜂箱可提升制种产量和质量,一般亩设1或2箱。
如蜜蜂不足,可采用人工授粉。将部分棉布条捆在长细木棍上,沿栽培行的垂直偏向来回在种株上扫动,一般在上午9时和下午4时左右各进行一次。此类措施简便易行,增产成效十分显著。
3.4 摘心
在授粉期过后,将各分枝上的成长点摘去,去掉失效花,可减少营养物质消耗,加强种子的饱满度和粒重,提升产量和质量。
4 适期收获
大白菜种子充分成熟后,种荚易爆裂使种子脱落,故应在八九成熟时趁早晨潮湿收获。收割时用镰刀,不可带根和土。收割后先在场上堆放2~3d,使种子进行后熟。后熟时.要勤倒垛,以免受热发霉,影响色泽和发芽率。然后再晾晒脱粒,禁止在水泥场地上暴晒种子,以免影响种子发芽率。种子晾晒时期,去除杂物,晾干扬净后装入干净袋子中,放在通风干燥的屋内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