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上海地区一般称为米苋,分红色、绿色、彩色三种,近年来春播以红色品系为主,夏秋播以绿色品类为主。苋菜以其品质鲜嫩、营养物质充沛的特性,深受消费者青睐,现已成为市民最受欢迎的绿叶菜品系之一,市场行情看好,因此菜区农民栽培的苋菜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尤为呵护地种植面积,以每年10%比例递增。现将春播苋菜呵护地种植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1、苋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成长适温为25―30摄氏度,15摄氏度以下成长缓慢,耐热力较强。
(2)光照:苋菜为短日性作物,在短日照、高温条件下易抽苔开花。因此,春播不易过早,否则易引起花蕾过早形成,影响品质。
(3)土壤及营养物质:对土壤条件不太严格,但需肥量较大,以氮素肥料为主。
2、种植技术要点
(1)品系选择:春播以抗逆性强的大圆叶红苋菜品类为主,以绿苋菜品系为辅。
(2)备耕:前茬出地后,土壤翻耕熟化,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商品有机肥300公斤,蔬菜公用复合肥50公斤作底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提前5―7天扣好棚室模,以提升地温,保证齐苗。
(3)适期播种:上海郊区为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种,过早播种,由于其短日照特征,易过早产生花蕾(叶腋处),会影响苋菜品质。苋菜播种方式均为撒播,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3公斤,待两次剪苗采收后,可再次撒播1―1.5kg种子,以延长采收期。播前须浇足底水,播后地膜覆盖,待出苗率达80%以上时揭去地膜,密闭棚室膜,保水份,促齐苗,早先视气柔和苗情,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4)肥水管理:在施促底肥前提下,第一次间大苗采收后,可追施一次氮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8公斤,施后浇水,使其溶解,并小心通风换气,避免尿素转化过程中酿成烧苗征象。早先视苗情,增加肥水管理。
3、病虫防治和治疗
在农业防治和治疗基础上,做好化学防治和治疗工作。可用高效低鸩杀菌剂防治和治疗白粉病和炭疽病。春播苋菜虫害危害较轻,若形成跳甲等虫害时,可用高效低鸩杀虫剂防治和治疗。
4、适期采收
苋菜的采收方式有剪苗和割叉两种,近年来,苋菜的采收一般为间大苗连根拔起后扎小把的方式,即待苗高13―16厘米时,间大苗拔起,扎把后洗去根部泥土,放入周转箱后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