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套种玉米是引黄灌区间复套种技术的重大改革。1999年全区麦套玉米面积占小麦栽培面积的90%以上,这对提升粮食作物产量作用十分明显。随着这一技术的推广,麦套玉米病虫害日趋严重,现将重要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技术介绍如下:
一、以农业防治和治疗为基础:
(一)精选种子:选抗(耐)病虫害品类,小麦和玉米的种子要精细选种,剔除病虫秕粒及杂质,提升纯度和质量,达到全苗和壮苗,增强对病虫害的抗性。
(二)实行轮栽倒茬。合理轮种能坚持土壤营养及微生物的平衡。对防治和治疗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玉米丝黑穗病和地下害虫等有一定作用。因此,栽培麦套玉米的地段应实行稻旱轮种。
(三)结合秋施肥,进行机深翻。机深翻破损病虫的栖息场所,将土壤表层越冬的病虫翻入土中致死,从而减少越冬病虫的密度,消灭杂草,改善麦套玉米的成长环境。
(四)清除田间和田埂根茬及杂草。田梗和田间杂草及根茬是个别病虫害的越冬场所,玉米和水稻的根茬是小麦赤霉病初感染菌源,应结合春播整地,将其集中烧掉或深埋。对田梗杂草用锄草剂和杀虫剂喷施封闭防除。
(五)合理配制带距比,合理促控,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适施氮肥,增施磷肥。和谐共生期的成长,增强自身的抗病虫能力。
二、药剂防治和治疗,科学施药
(一)药剂拌种:
1、用种子重量0.2~0.3%的粉锈宁、羟锈宁、福美双、多菌灵等农药中的一种拌种,可防治和治疗全蚀病、根腐病、腥黑穗病。粉锈宁或羟锈宁拌种还可兼治小麦锈病、白粉病。
2、用种子重量的0.3%辛硫磷乳油拌种,可防治和治疗蛴螬、蝼蛄、金针虫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有条件的可直接应用种子包衣剂。
(二)土壤施药。用3%辛硫磷颗粒剂或甲敌粉每亩2千克,拌细砂土20千克,结合春播整地匀称撒施田中,可防治和治疗地下害虫和小麦吸浆虫。
(三)叶面喷雾:
1、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15克,40%乐果乳油每亩50毫升;80%敌敌畏乳油每亩50毫升;20%杀灭菌酯乳油每亩20毫升;2.5%溴氰菊酯乳油每亩25毫升;50%辛硫磷乳油每亩50毫升;90%晶体敌百虫每亩100克。以上药剂针对差别害虫,选用一种,每亩加水50kg喷雾,可防治和治疗麦蚜、吸浆虫、玉米蚜虫、粘虫、玉米螟等害虫。
2、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75克加水50kg喷雾,可防治和治疗小麦锈病、白粉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胶悬剂每亩100克,加水50kg喷雾,可防治和治疗小麦赤霉病3、用5%尼索良乳油每亩75~100ml,73%区螨特乳油每亩30~50毫升;20%三氯杀氯杀螨醇乳油每亩50~75毫升;40%氧化乐果乳油50~75ml ,任选一种,加水50千克,可防治和治疗玉米叶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