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在春天种植过程中,时而会形成生理障碍,延长黄瓜的生育期并减产,因此应当及早防治和治疗病害的形成。
症状体现
一是地温如果长时间低于12摄氏度,根尖变黄或发生沤根、烂根征象,地上部开始变黄。
二是当白天气温处在20摄氏度-25摄氏度,持续6.5小时以上时,夜间地温降到12摄氏度左右,黄瓜就会发生小苗成长缓慢、退苗、叶色浅、叶缘枯黄的征象;当夜温低于5摄氏度时,成长产生停滞,致新苗萎蔫、叶缘枯黄。
防治和治疗方法
品系选择 生产上应选择发芽快、出苗快速,幼芽成长快的耐低温品系。如中农7号、津春3号、农大12号、长春密刺、北京小刺等均具有耐低温弱光和早熟的特点。
利用春化法 把用水泡涨后快发芽的种子置于0摄氏度温度下冷冻24-36小时后播种,不仅发芽快,还能增强抗寒能力。
增加保温在黄瓜播种后种子萌动时,棚温应坚持25摄氏度-30摄氏度,待出苗后白天温度应坚持在25摄氏度,夜温应高于15摄氏度,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持水量的80%,棚膜应选择无滴膜并加盖蒲帘。产生寒流侵袭时,可利用简易风炉或在垄道里点燃柴草等,能使棚温提升3摄氏度-15摄氏度,应坚持2-3小时,也可采用地表覆盖或植株上盖报纸等办法。当外界气温达到17摄氏度以上时,要提早揭膜进行低温锻炼,只要是晴天,夜间应逐渐把膜由小到大揭开。
增施二氧化碳在一个棚内放几个瓷盆,先把50%硫酸1000毫升缓慢倒入3只盆内,然后每盆用塑料袋装400克碳酸氢铵,用针或钉子扎个别小孔,使其流入硫酸溶液内,进行化学反应,释放二氧化碳,上午7时-9时施放,可使黄瓜光合作用旺盛,提升抗寒性。
药剂处理可喷施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或植物抗寒剂100-200毫升/亩等,均有一定预防作用。
准时补救 应采取缓慢升温办法,在日出后用报纸或草帘遮光,使黄瓜的生理机能慢慢恢复,切忌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