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茬口安排
芦笋为多年生作物,棚室种植芦笋保温期为12月下旬至翌年3月底,芦笋早春采收期为2月上旬至4月上旬;4月上中旬留养春母茎;5月上中旬开始采收夏笋;7月下旬8月上旬割除老茎,清园后留养秋母茎;9月上旬开始采收秋笋;12月中旬割除老茎、清园。
棚室菜用大豆于1月下旬至2月中旬选晴天直播,4月下旬至5月中旬采收。
2 效益解析
据长兴、平湖和宁波三地调查,棚室芦笋667 ㎡产量1 520 公斤,均价8.6元/公斤,产值13 072元,扣除生产成本约8 000元,每667 ㎡利润5 072元。
菜用大豆每667 ㎡产量300 公斤,均价7.0元/公斤,产值2 100元;扣除种子3 公斤×10元/千克=30元,采摘1.2元/公斤,计360元,栽培用工1.5工×120元/工=180元;合计成本570元,利润1 530元。全年合计每667 ㎡产值15 172元,利润6 602元。
3 棚室芦笋种植要点
3.1 棚室保温
12月下旬芦笋清园后棚室覆膜保温,气温超过30摄氏度时通风降温。
3.2 肥水管理
清园后施底肥,每667 ㎡施腐熟栏肥3 000 千克或商品有机肥1 500 公斤,三元复合肥 40 公斤、钙镁磷肥50 公斤。母茎留养时期,每667 ㎡追施三元复合肥15 公斤+尿素10 千克;采收时期每20天追施三元复合肥30 公斤。
3.3 留养母茎
3月下旬至4月中旬留养春母茎,留养数抑制在二年生芦笋3根、三年生以上芦笋4-5根。8月上中旬留养秋母茎,留养根数为8-10根。
3.4 清园
棚室芦笋每年有2次清园。8月上中旬拔除老化母茎重新留养,12月植株枯黄后将枯茎拔除后清出棚外集中处理,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或用石硫合剂喷雾,对地表消毒。
3.5 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芦笋病害重要有褐斑病、茎枯病。在母茎留养期喷药预防;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剂2 000倍液、80%乙蒜素乳剂1 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
芦笋虫害重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蓟马和烟粉虱等。防治和治疗夜蛾类害虫优先采用杀虫灯、性诱剂诱杀成虫;发现幼虫危害时,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5 0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 000倍液或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
防治和治疗蓟马和烟粉虱优先采用粘虫板诱杀;在初产生时用2.5%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
4 棚室菜用大豆种植要点
4.1 品系选择
选用早熟王、浙鲜豆8号、春丰早等早熟品类。
4.2 播种育苗
1月下旬至2月中旬播种。在芦笋畦面两侧各直播1行;穴距30 cm,每667 ㎡栽2 500穴左右,每穴播3粒种子,每667 ㎡用种量约3.0 千克。
4.3 水肥管理
按照毛豆开花结荚有“干花湿荚”的需水特点,开花期水分宜少,防湿度大导致落花落荚;结荚后用水量加强,应多浇水,促荚发育。嫩荚坐住后,每667 ㎡追施过磷酸钙5-6 公斤,或在结荚后用0.5%的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追肥2次,促使结荚充实饱满。
4.4 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早春棚室种植菜用大豆病虫害很少出现,一般无需用药。
4.5 适期采收
开花结荚后25-30天,在80%以上豆荚籽粒饱满,荚壳由青绿色转为浅绿色,周边种衣完整时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