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白菜产量进一步提升的主要 因素是,良种替换不准时,盲目提早播种期,连做和种植管理粗放。要解决这些问题,除应选用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系外,还须对其种植管理的部分技术办法进行“四改”。
改播种较早,为适时晚播。山东南部大白菜的传统播种期,早熟种植一般在7月20日,冬贮种植一般在8月5日前后。实践证明,这样的播期很不适宜近几年气候变化的新状况。据试验,早熟品类以8月5日~10日播种为好,中晚熟品系8月10~15日播种最佳。适时晚播可有用地防止病毒病和软腐病的出现。
改育苗移栽为高垄直播。在适时晚播的前提下改育苗移栽为直播,改苗期墩苗为一促到底。苗期管理可采用“三水定苗,五水定棵”的先进经验。即播种后当天浇一水,大一些小苗出土后浇第二水,拉十字减苗后浇第三水,3叶剪苗后浇第四水,5~6叶定苗后浇第五水。垄高为15~20厘米,垄距可按照各品类的特征而定。高垄直播相对加强了田间密度,覆盖率增大,减少了土壤中的水分蒸发,下降了地面温度;加上苗期不墩苗,基本不伤根,苗期成长正常,抗病性提升,从而提升产量。
革新育苗技术,提升秧苗质量。对于不能准时腾茬的地块,可继续采用育苗移栽的措施。但由于育苗移栽时而管理粗放、苗龄太长、栽后大缓苗成长停顿和酿成伤根而侵染病害,酿成减产。因此,可作如下革新:一是实行养分土块保根育苗,改20~25天长龄大苗为15~20天适龄苗;二是试验推广遮阴育苗,减少苗期病害,提升秧苗素质。
改不用药剂拌种为利用药剂拌种。黑腐病是大白菜近年来出现较重的病害,种子带病。苗期如雨水较多和管理不妥,常酿成大片死苗缺株;后期易出现全株腐烂,对产量影响很强。用白菜种子重量0.3%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3%的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DT可湿性粉剂拌种,有较好的防效,并且对霜霉病、软腐病和角斑病也有一定防治效果。据试验,可增产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