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为胡麻科芝麻的黑色种子,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还含有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铬等营养物质成分,有健胃、保肝、促使红细胞成长的作用,同时能够加强体内黑色素,有利于头出现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黑芝麻产地分布吧!
黑芝麻产地分布
黑芝麻在中国栽培广泛,主产地为山东、河南、湖北、四川、安徽、江西、河北等省,一年生草本植物,成熟的种子有黑、白二种,黑的多药用,白的多食用,各地名字叫法略有区别,有芝麻、油麻、巨胜、胡麻等多种称谓。
黑芝麻产地环境
1、土壤:黑芝麻由于种子小,根系浅,最适合在微酸至中性(PH 6.5-7.5)的疏松土壤中栽培,疏松土壤能和谐水、肥、空气之间的提供矛盾,有利于根系的伸展。
2、气温:黑芝麻全生育期需积温2500-3000摄氏度,发育在昼夜平均温度20-24摄氏度最为适宜。
3、降水:黑芝麻全成长期内适宜下雨量为210-250毫米。
4、日照:黑芝麻全生育期都需要丰富的日光,充盈的日光能增加光合作用,有助于营养物质物质的积累,满意开花结实的需要,使果多粒饱,有利于油分的产生。
黑芝麻真假鉴别
1、性状鉴别:本品扁卵圆形,长2.5-4毫米,宽1.5-2毫米,一端钝圆,另端尖,厚约1毫米,表面黑色,有网状皱纹或不显著,发展镜下可见细小疣状突起,边缘平滑或有2圈凸起的棱线,尖端有圆点状棕色的种脐,种皮膜质。胚乳白色,肉质,包于胚外成1薄层。胚直生,有2片大形白色的子叶,油性。气微小,味淡,压碎后有麻油香气。
2、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种皮一些最外为1列栅状布列的圆柱形细胞,外壁略向外凸出呈圆头状,细胞中充满黑色素,并含一枚大型的球状草酸钙结晶团,系由大量小柱晶结合而成,向内为一列扁形细胞,壁薄,细胞腔内常见分散的小柱晶,再向内可见数层颓废的压扁的外胚乳细胞,内胚乳为3-4层薄壁细胞,多角形。子叶呈双面型,上表皮之下为圆柱形的栅栏细胞。胚乳与胚的细胞内均充满淀粉粒和脂肪油。
3、粉末鉴别:黑灰色,油性,具香气。外种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细胞内充满黑色素,并含一枚大型的球状草酸钙结晶团,直径25-48微米。子叶及胚乳细胞类圆形,含大量糊粉粒。游离糊粉粒卵圆形,长3-7微米,内含一个球晶体及一个方形或多角形的拟晶体。脂肪油滴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