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蓝又称白花芥蓝、格蓝菜等,以肥嫩的花薹及嫩叶(即菜薹)为重要食用器官,品质脆嫩,清甜爽口,风味别致,养分十分充足。芥蓝原产中国南方,重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尤以广东省种植最普遍,从90年代初开始,北京、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市陆续从南方引种试种,但种植面积很小,重要供应高档宾馆和饭店,人们将其列为“稀菜”、“特菜”。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芥蓝的种植面积有逐年加强的趋势,现将其春露地高产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一、品系的选择 春露地种植芥蓝可选择中熟和晚熟品系,以中熟品系为最佳,如登峰芥蓝、荷塘芥蓝和香港中花芥蓝等。早熟品系抽薹早,气温低时易老化,纤维多,品质差;同样晚熟品系采收晚,遇高温品质下降,老化快,商品性低。 二、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幼芽期和叶子成长期是菜薹发育的基础阶段,只有此期植株成长旺盛,茎杆粗壮,叶子多而肥大,植株才能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从而获得较高的菜薹产量和质量。因此培育壮苗,增加前期管理,是芥蓝高产优质的保证。
1.播种 京津地区春天露地种植芥蓝可在3月底一4月初露地直播,多采用条播方式,以采收主薹为主的品系行距15cm左右,兼收侧薹的行距30cm;每667平方米播种量150一200g,播前灌足底水,坚持土壤松软湿润。覆盖地膜,待4天左右小苗出土后准时掀膜,防烤苗。 为了提早上市,加强经济效益,也能够温室育苗、露地移栽方式进行栽培。播前灌足底水,待墒晴适宜时播种,一般2月底一3月初播种,播种措施有2种:撒播和条播,每667平方米苗床播种量40一50g。
2.苗期管理 (1)温度管理 严格抑制温度,出苗前,白天以25一30摄氏度,夜间不低于18摄氏度为宜;出苗后白天维持25摄氏度左右,夜间13一15摄氏度,避免较长时间感到低温。由于芥蓝冬性不强,从种子萌动开始便可感到低温完成春化而进入花芽分化;在苗期若长时间遇低温,容易产生先期现蕾征象,影响成长,减低产量。 (2)水分管理 坚持土壤湿润,表士见湿见干,避免水分过量酿成疯长。 (3)减苗 一般播后3一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准时减苗。子叶时期苗 1次,并覆干细土0.5cm;2片真叶时2次减苗,以苗与苗之间不拥挤为宜;当幼芽5一6片真叶时即可定值。 (4)肥水管理 为了促新苗早发棵,在2一3片真叶时用0.5%尿素加 4%蔗糖混在一起液进行叶面施肥1一2次。
三、整地施肥、及早定值 芥蓝是喜肥耐肥蔬菜,但根系入土浅,重要分布在15一20cm耕作层中,不能使用深层土中的营养,因此宜选择土壤肥沃且保水保肥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的地块栽培芥蓝,忌与十字花科蔬菜连做。在头年上冻前将前茬作物清理干净,立冬后浇上冻水,使用冬天的冰冻作用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并经过营养分解以加强肥力。土壤化冻后按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最好是腐熟的鸡粪)2000一25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5一10公斤,耕翻搂平,做成平畦,做到畦平、土细、粪土混匀。畦宽1.2一1.5m。同时设排水沟以利排水。 3月底当苗龄30一40天、幼芽5一6片真叶时选健壮小苗订植,株行距30cmx(30一33)cm,每667平方米定值5000一6000株。最好带土地定值,这样不伤根系,不倒秧,缓苗快。浇足订植水。
四、增加订植后的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 芥蓝是以菜薹为产品,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若温度从较高温逐步向低温变化,这样既有利于植株养分成长,又能准时经过春化阶段发生花薹,产量高品质好。而春天露地种植芥蓝,气温是从低向高变化,新苗在低温的影响下很快经过春化阶段,而植株成长缓慢,没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成长,发生的菜薹细小且易老化,产量和品质都受影响。所以京津地区早春露地种植芥蓝,在施足优质底肥的基础上,本着早追肥、勤追肥、轻追肥、逐渐加大肥料浓度的原则增加前期的肥水管理,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关键。 一般进行育苗移栽的地块,定值时务必浇透水,促发新根,使新苗快速恢复成长。订植后4天左右,小苗恢复成长后进行第1次追肥浇水,促使植株营养物质成长,加强叶面积,为菜薹产生奠定物质基础,每667平方米追施15 一20公斤尿素、1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叶丛成长期,以畦面见干见湿为宜;植株现蕾后的菜薹产生期的肥水供应对菜薹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更强,结合浇水进行第2次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10公斤尿素、15一2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这个期间坚持土壤湿润,土壤相对湿度以80%一85%为佳。同时小心观察植株的长相,如叶面鲜绿、油润、蜡粉较少,是水分丰富、成长良好的标志;反之,叶面积较小、叶色浅、蜡粉堆积,则是缺水的体现,应准时浇水。主薹采收后再一次进行追肥,促使侧薹的成长,延长采收期,提升产量,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10公斤尿素、15一20公斤吨氮磷钾复合肥。芥蓝在种植过程中要堤防氮磷肥合理搭配应用。为了便于根系对营养的汲取,肥水和清水交替利用为好。
2.墩苗 浇过缓苗水后,可恰当抑制浇水进行墩苗,促使根系发育。墩苗时间可按照土壤商情、植株长势、品系特点等恰当掌握。土壤商情差、新苗长势弱或选用的是早熟品类等,墩苗时间应短或不墩苗。
3.中耕锄草 芥蓝缓苗后结合墩苗准时中耕锄草,促使根系发育,提升土壤温度和保商能力。缓苗后至植株现蕾前应间断中耕2一3次,同时准时除去田间杂草,适期进行覆土,以防植株倒伏或折断。 在整个生育期小心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
五、准时采收 当芥蓝的花薹与基部叶子的高度相同,即“齐口”,花蕾欲开而又未开时准时采收。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晚,花蕾开花,组织硬化,品质差,同时控制侧芽萌发,影响侧薹的成长和发育,进而影响了产量。而采收的部位又直接影响主侧薹产量和质量,采收主薹时基部要保留4一5片叶以供腋芽成长出现较好的侧薹,采收节位不宜太高,以免酿成侧薹细小;切口稍斜,以防主茎积水腐烂。主薹采收后增加肥水管理,促使侧薹的成长发育。7一10 天早先,侧花薹相继抽出,采收侧薹是在第1一2叶节处切摘,基部留2片叶片,如果留得过长,萌发侧薹多,成长细弱,品质不好。一般采收3一4 级侧薹最好。主薹一般采收15一25天,侧薹采收30?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