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几年来的丹参市场栽培前景比较很好,供不应求的局面也有形成,而在我国的苍溪县丹参栽培的规模和产量也不时扩展,成为了当地助力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下文将苍溪县丹参高产种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起垄覆膜
选择地势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中等的中性土壤,不种重茬、蔬菜、花生地。1月中下旬,每亩撒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30公斤,深翻40cm,耙细整平,开好排水沟。按1m放线开厢,垄底宽80cm,在垄底中心40cm宽平面上亩施复合肥(15~15~15)30~35公斤,再按垄高30cm起垄(起垄不能把复合肥混到垄底之上,以免伤种根),垄间沟宽20cm,沟深20cm,黑膜覆盖。
2 适期栽种
2.1栽种时间。1月中下旬~ 2 月底。
2.2种根选择和处理。选择直径5 ~ 10 mm 的一年生侧根,要求根条较直,色泽紫红,无损害,无病虫害(木质化母根萌发力差,产量低,不宜采用),亩用种量20 ~ 30 公斤。栽种前将根条折成3 cm 左右的根段,头、尾、中段分开(根的头尾出苗早,中段出苗迟),壮弱分级,分别栽种,用50%多菌灵600 倍液喷湿种根消毒。种根最好随挖随栽。
2.3栽种办法。采用分根繁育对策。沿垄面中心线两边各10 cm 放订植线,在订植线上按窝距20cm丁字错窝打孔,孔深5 ~ 6 cm,浇好底水浸窝1 h 后(土不粘手为宜)栽种,根条顺向插入孔内(不可倒插),每孔栽1 ~ 2 段,细土盖严。
3 田间管理
3.1查苗补苗。在小苗开始出土时进行查苗,因土板结或盖土较厚影响出苗时,准时扒土,促其出苗。缺窝的,匀密补稀,4 月中旬结束补苗。
3.2中耕锄草及除膜。生育期中耕锄草3 次,第1次于5 月,苗高12 ~ 13 cm 时进行,第2、3 次分别于6月、8月进行。6月底除去垄面薄膜。
3.3肥水管理。生育期结合中耕锄草,追肥2 次。出苗后亩用清粪水兑少量尿素提苗。6 月底7 月初,亩用清粪水1 000 千克 + 高钾复合肥10 公斤 追肥。恰当根外追肥:以磷酸二氢钾、锌、硼为主,叶面喷雾。雨季小心排水防涝;若干旱应准时浇水抗旱。
3.4剪薹去尖。4月下旬~ 5 月丹参将陆续抽薹开花,除留做种子的植株外,必需分次剪除花薹;7 ~ 8 月植株开盘后,准时摘去茎尖顶部,都能促进营养物质集中于根部成长。
3.5适时收获。采收时间为1 月上旬丹参茎叶枯萎采挖。先将茎叶除去,在垄一端开一深沟使参根露出,顺垄向前挖出完整的根条,避免挖断。挖出后,剪去残茎。挖出的丹参严禁水洗。如需条丹参,可将直径0.8 cm 以上的根条在母根处切下,顺条理齐,曝晒,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曝晒至干,装箱即成条丹参。如不分粗细。晒干去杂后称统丹参。
4 病虫害绿色防控
丹参以根腐病、根结线虫病、叶枯病和菌核病4大病害为主;以蚜虫、银纹夜蛾、棉铃虫和蛴螬4大虫害为主。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有用防治和治疗丹参病虫害。
农业防治和治疗:合理轮种,不种重茬;增加检疫,不从疫区采种;增加肥水管理,培育壮苗;适期中耕,人工锄草。物理防治和治疗:安置诱虫板和频振灯。化学防治和治疗: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增加病虫害监测,优化农药配方,安全、精准、交替利用农药,减少农药利用次数和数量;安全间隔期内禁止利用农药。
4.1 病害。
①根腐病: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受害植株根部发黑腐烂,茎叶枯萎死亡。发病初期用70%甲托悬浮剂1 000 倍液灌根防治和治疗。
②根结线虫病:根结线虫寄生于须根产生大大小小的根瘤,严重影响植株成长和品质。由种根和土壤传播。发病初期用5%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2 500 倍灌根防治和治疗。
③叶枯病: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圆形小斑,病斑不时扩展呈灰褐色,叶子焦枯,植株死亡,严重影响丹参产量。发病初期用70%甲托悬浮剂800 倍液叶面喷雾防治和治疗。
④菌核病:感染茎基部、芽头和根颈部,受害位置变褐腐烂,有鼠粪状菌核和白色菌丝体,茎叶发黄,植株死亡。发病初期用50%速克宁1000倍液灌根防治和治疗。
4.2 虫害。
①蚜虫:以成、若虫吸食茎叶汁液。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 000 倍液喷雾。
②银纹夜蛾:幼虫咬食叶子,在其幼龄期用90%敌百虫800 倍液喷雾。
③棉铃虫:幼虫为害蕾、花、果,影响种子产量。现蕾期开始,用5%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2 500 倍液防治和治疗。
④蛴螬:幼虫咬断苗或啃食根部,酿成缺苗或根部空洞。田间形成期用90%敌百虫1 000 倍液或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
以上就是丹参高产种植技术要点,指望对您有所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