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黑龙江省主栽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233万公顷左右。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展和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玉米的内在品质(如淀粉含量、角质率等)较差等矛盾异常突出,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玉米生产和农民增收。依据黑龙江省高温、冷凉、旱作农业的特征,结合市场需求及玉米生产中与质量、效益的差距来研究玉米再高产的技术方法,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用高产优质的新品系
玉米再高产务必在选育、引进、推广高产优质的新品系上做文章。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生育时期2700摄氏度以上的地区,选用四单19熟期型的(2550-2600摄氏度)品系。如:四单19、丰合10、本玉9、金玉1号、庆单2、四单16等;第二积温带生育时期积温2500-2700摄氏度的地区,选用白单9熟期型的(2500摄氏度)品系。如白单9、龙单13、四早6、克单7等;第三积温带生育时期2300-2500摄氏度的地区,选用东农248熟期型的(2400摄氏度)品系。如东农248、龙单8、嫩单8、龙单16等;第四、五积温带生育时期积温2300摄氏度以下的地区,分别选用以海14(2200-2300摄氏度)熟期型品类和海玉5(2200-2300摄氏度)熟期型品系。
充分应用单交种的优势, 保证玉米高产。引进试种、推广根系发达,植株高度不宜太高,中秆型(2.7-2.8米),活秆成熟、叶色深绿、灌浆时间长、分配串高、雄穗不要过大、茎秆硬,耐阴耐密性好,叶面积指数达到5以上的紧凑型玉米品系,使用紧凑型品系能够提升光能使用率,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符合玉米高肥密植技术路线,是目前公认的稳产、高产及高产再高产增效的有用渠道,尤其在通透种植技术当中利用成效更佳。在高产区使用,可进一步提升化肥投入水平,缓解“玉米海”矛盾,有利于实现玉米高产再高产,加强玉米的生产效益。在中低产田利用,则有利于大幅度提升整体种植水平,是实现高产、高效的重要对策。同时,要抓紧培育和引进加倍具有高产优势,加倍适用本地水土的抗病、质佳等特性的优异玉米单交种。
二、推广科学的种植耕作新模式
耕作摸式要适应当代生产的步伐,充分发挥大型机械在农田耕作中的作用。要实行秋翻整地,使农田耕松耙系, 保证土壤商情,达到播种状态。继续实行催芽作水种、种衣剂拌种,适时早播等播种新办法。还能够推广种后用锄草剂封地的办法,复膜地块采用此措施成效尤佳。
针对黑龙江省无霜期较短、有用积温低的不利要素,要大面积地推广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及育苗移栽等新的耕作模式,以加强有用积温达到高产目的。要做到合理密植,平展型玉米亩葆苗一般应在3100-3500株;大垄双行4000-4500株。紧凑型玉米葆苗4500-5000株;大垄双行5000-6000株。但栽培密度要有原则,双穗率高的品系密度大点,单穗率的品类密度小一点,肥地宜密,薄地宜稀,可采取以下三种措施:
一是宽窄行搭配法
如大垄双行间种,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种植系指改变原有行距65-70厘米小垄的作物种植方式,将原有的小垄变为97.5或105厘米的大垄,大垄双行地膜覆种植一般可加强地温5-10摄氏度,从而能够采用生育期较晚的品系发挥其晚熟品类的上覆膜,一垄栽培两行玉米,采取大垄和小垄间种的一项增产方法。玉米大垄覆盖增产潜力,一般状况下可比当地品系增产15%-20%。其次它能够改平展型品系为紧凑型品系,以加强其通风、透气、采光的能力,可加强亩葆苗 1000-1500株,从而加强产量。其它,经过地膜覆盖能够保水、保肥、抗旱、促使玉米成长发育,提升玉米质量,加强玉米产量。此外实行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还促使了农业机械的革命,为适应这项新技术,各地对整地机械都进行了组装与研制,特别是黑土肥沃地区不仅是4∶6大小垄间作,而且大垄与大垄间作,一整套97.5-105厘米的大垄玉米覆膜、播种、施肥联合玉米覆膜机成批制造,大豆大垄密植播种机也紧接着诞生并大批应用于农业生产。
二是比空法
重要有2∶空;3∶空;4∶空;是指2垄3垄4垄玉米比1垄空垄,其增产、提质、增效的核心是:能充分使用边际效应,使用空垄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升光合能力和产量,同时由于空垄的产生,空气流动较通例小垄种植大大加强,利于玉米脱水,下降含水量,提升品质。为提升土地使用率,进一步提升生产的经济效益,可在空垄中套种或间种矮棵早熟马铃薯、甘蓝、豆角等。
三是间作种植法
采用间作种植法可充分使用空间,加强栽培密度,提升资源使用率。间作种植,复合群体中因作物高矮、早晚、阴阳搭配及根系入土深浅不一,对环境的要求不一样,特别是中矮秆、紧凑型、半紧凑型玉米品类,耐密性强,可大大加强群体的叶面积系数,充分应用空间,提升光合效率,同时还可下降玉米含水量,提升玉米质量。可采取粮粮型间作,重要选择玉米与矮高粱、谷糜、小麦、早熟玉米、小杂粮等作物,采取2∶1,2∶2,2∶4,2∶6,4∶4,比麦栽培法就是6垄玉米比1播幅(1.8米或3.6米)小麦。也可采用粮经型间作,重要选择玉米与甜菜、油菜、亚麻等作物,采取2∶4,4∶4,4∶6,4∶8,4∶12等间作形式。粮菜型间作,重要采取玉米与马铃薯2∶1间作,玉米与白菜、甘蓝间作,玉米与茄子、辣椒、番茄等2∶4间作。间作栽培玉米全田要比清种密度大部分,此办法应选择中上等地力、水分充溢的地块。整个生育期都要采取促早熟的技术和措施,同日寸采用玉米化控剂等。
三、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肥新对策
一般来说,玉米中产田亩产401-591千克,生产100kg籽粒,需汲取氮>钾>磷。900kg高产田每生产100千克籽粒,需汲取氮1.93kg,磷0.51千克,钾2.07kg,其比例是3.84∶1∶4.12,玉米吸取多种营养的数量是钾>氮>磷。从上述剖析能够看出,在玉米创高产上,不仅需要加强投入,而且更需要科学投入。
因此我们提倡测土施肥就是按照当地生产水平,土壤肥力有针对性地加强肥料的投入;要按照土壤微量元素的缺乏状况,小心对微肥的利用,如锌、钼等。同时按照玉米成长的不一样期间对各种肥料的区别需求,分期分类地、科学合理地施肥,使各种肥料施在玉米成长的最佳期间,发挥出最大的效能。目前在化肥价格不时上涨的状况下,科学施肥对下降成本创高产就更为主要。
四、使用综合防治和治疗病虫害的新技术
玉米害虫重要有地下害虫和玉米螟,地下害虫的避免可采用种衣剂拌种,既治虫又壮秧,成效不错。玉米螟在安达市为害最为普遍,一般玉米被害株率为40%-60%,减产10%-15%,仅此一项每年就减少玉米产量2.8万吨以上。要使用一切能够使用的办法防治和治疗玉米螟虫的为害,推广高压汞灯防治和治疗是当前比较先进和有用的措施,措施是,一个屯3-5盏灯,捕捉玉米成虫,成效达到70%以上。同时.要推广生物防治和治疗如白僵菌杀虫、放养刺眼蜂等生防办法。
其它,玉米烂心病的防治和治疗也应该导致高度看重。近几年玉米烂心病有上升的趋势,2005年玉米烂心病发病率达20%以上,一些地块毁种。玉米烂心病的重要症状是,玉米新苗中后期,根上部茎开始腐烂,而后干枯死亡。有研究表明,该病是由一种叫斑须蝽象刺伤玉米的基部,而导致的病毒病的出现所酿成,一般可用3%莫比朗,每公顷用量为600-750升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