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的财富。本期节目重要内容: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有一个叫刘才的人,他原本是建筑公司老板,为了协助贫困农户加强收入,他花了几个月时间考察项目。最终决意协助贫困农户栽培芦笋。但是让刘才意外的是,最后也没剩下几个人。这让刘才很不理解,明摆着可以致富的项目,大家为啥是这样的态度呢?(《农广天地》 20181010 芦笋的财富)
刘才鼓励当地农户栽培芦笋致富,却遭到了质疑和不理解。农户的不理解,没有让刘才放弃他栽培芦笋的想法,他决意自己先种,等自己挣了钱,农户看到收益自然会跟着种。刘才60多岁开始转行种芦笋,可是刘才刚开始种芦笋,就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自己的芦笋越长越歪。收购商也拒绝收购他的“歪芦笋”,这一批芦笋就损失了3万多元。
刘才到底用什么办法,解决了“歪芦笋”的问题,从亏损变为盈利?他又是怎么说服农户跟他一起栽培芦笋的呢?
不仅把鲜芦笋卖到了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他研制的芦笋深加工产品还荣获国家发明金奖。
通过六七年的扩大,刘才从一个门外汉变为了一个芦笋栽培能手。经过哪些芦笋深加工产品,刘才把芦笋的产值提升到1000多万元?在这条芦笋产业的扩展道路上,刘才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看视频:芦笋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