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安徽省地形地貌、土壤分布、土壤营养物质含量、棉花栽培布局及需肥特性,全省划.分为淮北、江淮、沿江三个施肥分区。
淮北:稳氮稳磷稳钾补锌补硼
本区位于淮河以北地区,包括淮北、亳州、宿州、阜阳四市所有,蚌埠、淮南两市淮河以北地区。地形崎岖,土层深厚。土壤类型重要为砂姜黑土和(黄)潮土。中北部土壤多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南部多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较低,有用磷含量中等,速效钾含量较丰,有用锌、有用硼含量不足。
施肥办法。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结合、秸秆还田;稳定氮肥、磷肥、钾肥投入,底肥追肥结合,补施锌肥、硼肥。详细方案:
(1)推荐目标产量为皮棉100千克/亩。
(2)推荐施肥量。农家肥1.5吨/亩或商品有机肥300千克/亩以上,与小麦轮做的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氮肥17—19kg/亩;磷肥5—6千克/亩,钾肥6—8千克/亩,锌肥和硼砂各0.5千克/亩。
(3)肥料运筹。氮肥底肥∶蕾肥∶花铃肥为3∶2∶5,钾肥底肥∶蕾肥∶花铃肥为1∶1∶1,有机肥、磷肥一次性基施,锌肥、硼肥基施与叶面喷施结合。
江淮:稳氮增磷增钾补锌补硼
本区位于江淮之间,包括合肥、滁州两市所有,六安市东部、北部,淮南市淮河以南地区,马鞍山市北部。棉花重要栽培于低丘岗地和塝田。土壤类型以黄褐土为主,黄棕壤、(灰)潮土、水稻土也有一定的面积。土壤多呈微酸性至酸性反应,土壤有机质、全氮、有用磷、速效钾含量较低,有用硼、有用锌含量不足。
施肥办法。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结合、秸秆还田;稳定氮肥投入,恰当加强磷肥、钾肥投入,氮肥、钾肥基追结合,补施锌肥、硼肥。详细方案:
(1)推荐目标产量为皮棉80—100kg/亩。
(2)推荐施肥量。农家肥1.5吨/亩或商品有机肥300kg/亩以上,与小麦、油菜轮做的小麦、油菜秸秆全量还田;氮肥16—18kg/亩;磷肥6—7kg/亩,钾肥10—12kg/亩,锌肥1千克/亩,硼砂0.5kg/亩。
(3)肥料运筹。氮肥底肥∶蕾肥∶花铃肥为3∶2∶5,钾肥底肥∶蕾肥∶花铃肥为1∶1∶1,有机肥、磷肥一次性基施,锌肥、硼肥基施与叶面喷施结合。
沿江:控氮稳磷稳钾补锌补硼
本区位于长江沿岸,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五市的沿江地区及宣城市北部。棉花重要栽培于长江及其支流沿岸冲积平原和冲积洲,岗丘地带也有一定面积的栽培。土壤类型重要以江河冲积、沉积物发育的(灰)潮土为主,水稻土、红壤、黄褐土也有一定的面积。长江冲积物发育的(灰)潮土多呈中性反应,另外土壤多呈微酸性至酸性反应。土壤有机质、氮素、有用磷含量中等。长江冲积物发育的(灰)潮土速效钾含量中等。
施肥措施。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结合、秸秆还田;恰当抑制氮肥投入,稳定磷肥、钾肥投入,氮肥、钾肥底肥追肥结合;补施锌肥、硼肥。详细方案:
(1)推荐目标产量为皮棉100—120千克/亩。
(2)推荐施肥量。农家肥1.5吨/亩或商品有机肥300kg/亩以上,与小麦、油菜轮种的小麦、油菜秸秆全量还田;氮肥18—22千克/亩;磷肥6—7kg/亩;钾肥12—16千克/亩;锌肥1千克/亩,硼砂0.5千克/亩。
(3)肥料运筹。氮肥底肥∶蕾肥∶花铃肥为3∶2∶5,钾肥底肥∶蕾肥∶花铃肥为1∶1∶1,有机肥、磷肥一次性基施,锌肥、硼肥基施与叶面喷施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