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纹枯病是近年来形成为害日益严重的一种病害,发病面积逐年增多,已成为限制玉米高产高效、优质生产的重要要素之一。因此,有用防治和治疗玉米纹枯病对提升产量和效益十分主要。
一、发病特性。重要危害玉米的叶鞘,果穗和茎秆。在叶鞘和果穗苞叶上的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型,淡褐色,水渍状,病、健部界线模糊,有时在茎基部数节发生显著的云纹状病斑。病株茎秆松软,组织解体。果穗苞叶上的云纹状病斑也很显著,酿成果穗干缩、靡烂。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病情扩展快,吐丝灌浆期受害重。玉米连茬栽培田块、土壤中积累的菌源量大,发病重;高肥水条件下,玉米成长旺盛,加之栽培密度过大,加强了田间湿度,透风透光不良,容易诱发病害;倒伏玉米使病、健株接触,为病害传染扩散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病情加重。
二、防治和治疗技术
对该病要采取农业方法与化防相结合的综防办法,成效较好。
1、选用抗病品类。栽培抗病品类,可选择叶子大小适中并向上倾斜成长的品类,此类品系田间通风透光条件较好,减轻病害出现。
2、增加种植管理。合理施肥,防止偏施氮肥,做到氮、磷、钾配合利用,增施叶面肥。合理密植,提倡宽窄行栽培,低洼地块雨后小心排水,下降田间湿度,增强植株抗病力,减轻发病。
3、抑制传播。在发病初期,准时剥除玉米植株下部的一些有发病叶片鞘和叶子集中销毁,以割断病害出现的桥梁。玉米收获后准时清除田间病残株,并进行深耕翻土,以消灭越冬菌源。
4、药剂防治和治疗。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100~150毫升,或20%可湿性粉剂20克,或农抗120水剂150~20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纹枯净可湿性粉剂25克,加水50~60公斤,对准发病位置匀称喷雾。如无尚述药剂,也可选用50%甲基托布津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匀称喷雾。一般间隔7~10天再用药防治和治疗1次,连喷2次,提升药剂的防效,经过以上防治和治疗对策,可有用抑制纹枯病的出现,提升玉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