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又称冬菇,每年早春与晚秋是香菇最佳出菇季节,即低温时出菇。如在酷热夏天或寒冷冬天出菇,则需要一定技术。反季节种植香菇基本有三种模式:(1)工厂化反季节栽香菇;(2)郁蔽林地与果园反季节种植香菇;(3)阳光温室、塑料棚室反季节种植香菇。按照广大菇农需要,本着少投资、多办事、成本低、效益高原则,重要介绍后两个技术。由于培养料的配置拌料、装袋、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与发菌培养均是通例的技术,在此就不介绍,重要介绍香菇菌棒转色后的出菇形式与出菇时的管理。
一、郁蔽林地与果园反季节种植香菇
林地与果园反季节种植香菇有多种形式,摆袋的为多数,也有盖土种植。盖土种植香菇,只需就地取材,用树木枝杈或竹竿扦插小拱棚,配有塑料薄膜与草帘即可,不需要其他设施,有利于在郁蔽林地或果园内野外种植。夏天反季节种植香菇成功前提是要创造一个适宜高温品系香菇成长发育的环境条件,选择并使用好优越自然条件,不仅减少投资,主要的是管理容易。所以春末夏初种植香菇选择好场地是很重要的。
(1)大面积郁蔽的速生杨树林是反季节种植香菇的最佳场地,但要通风好,能够减少病虫害的侵袭;不阔别公路,交通方便,能够减少各方面的运送成本,并利于鲜香菇的运出销售;依靠近水源是管理方便的保证,水质要纯净, 保证无污染,种植地要有配套的排灌系统,要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大面积种植要安装雾化设施系统,能够大大减少劳动力。(2)大面积郁蔽的果园也是可选择的种植场地,但比郁蔽的杨树林地复杂些。一是果树成长的不规整,给管理带来不便;二是果树防治和治疗病虫害时,如与食用菌子实体成长发育期相遇,务必做好用塑料薄膜覆盖菌床的工作,避免药液喷洒时污染食用菌子实体上,影响食用者身体健康。
夏天郁蔽林地与果园反季节盖土种植香菇还要堤防哪些问题呢?(1)选择适宜的高温品系如武香一号等。
(2)作畦不要过深,避免盖土过厚延迟出菇时间;但培土不能过薄或不盖土,避免病虫害的侵袭,盖土厚度以1㎝为宜;阳光温室与塑料棚室反季节种植香菇除斜依靠立袋种植外,还有盖土与半培土种植,要按照实际的种植环境条件灵敏掌握。(3)转色或正在转色时能够摆袋,摆袋需脱袋时,小心脱袋后的菌棒不要折断,菌棒之间应隔有1-2㎝的间隙,利于菌棒与土壤的慎密接触,尽管食用菌有黑暗养菌不出菇的习性,但更有子实体向上成长与向光性(趋向散射光),如果菌棒与土壤接触不慎密,经挖出菌棒观察,菌棒转色时期可能有大量海绵体生成消耗菌棒营养,菌棒与土壤间的缝隙就会有昆虫潜养,有些昆虫可能取食菌棒的菌丝。
(4)菌棒培土后,要准时向畦内浇一次大水,一是使土壤与菌棒慎密接触;二是下降土壤与菌棒温度;三是补充菌棒水分,促使菌棒及早出菇。夏天盖土种植香菇,每隔四天左右浇一次水较为合适,出菇时期每天要向畦内喷三至四次水,以提升空气相对湿度,如大面积种植,最好安装雾化设施,既节省劳力又给管理带来方便。出菇期的喷水一般是早晨5-6点,喷水后小拱棚依靠地处的塑料薄膜与草帘要打开,离地20-30㎝,此时温度低,适合给香菇子实体通风并补光。上午10点以前喷水,此时温度上升,喷水后要将塑料薄膜与草帘放下贴紧地表,坚持小拱棚内的温度与湿度,此时小拱棚内是黑暗的,并让香菇子实体在适宜的温度下昼寝,这是反季节种植香菇的根本或关键。下午4点早先,自然温度在降低,此时挑开小拱棚的草帘与薄膜进行喷水,喷水后放下薄膜与草帘离地20-30㎝通气补光。黄昏或晚上7-8点喷水,喷水后草帘与薄膜均放在小拱棚架上,让香菇子实体接受晚上至第二天早上的自然风光雨露强壮生长。
(5)大面积速生杨树林地郁蔽后栽培食用菌,只需小拱棚覆盖薄膜保湿,未完全郁蔽的林地或果园能够应用小拱棚搭设覆盖塑料薄膜与遮荫网等,既保湿又可弥补未郁蔽遮荫的不足,为子实体的成长发育供给良好的条件。(6)过密的菌蕾要疏蕾,避免子实体慎密挤在一起成长,酿成子实体畸形,下降商品质量。再则,对香菇子实体成长不要贪大,否则使子实体弹射孢子下降质量与产量,而且还会下降商品价值。如果子实体菌盖开伞平展或边缘翻转,加倍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郁蔽林地与果园的小拱棚不适于在林间地表斜依靠式立袋种植出菇。在林间地表斜依靠式摆袋种植出菇重要是在林间建有塑料棚室或普通的阳光温室或庭院内的简易棚架式种植香菇。二、简易棚架式、阳光温室与塑料棚室反季节种植香菇
简易棚架式反季节种植香菇比阳光温室与塑料棚室反季节种植香菇技术难度相对大些,掌握了它,阳光温室与塑料棚室反季节种植香菇技术就会迎刃而解。(一)反季节种植香菇。香菇具有在中、低温条件下变温产生子实体的生物学特点。品系不一样出菇适温也不一样,一般以12-26摄氏度范围内出菇较好。
在经济条件有限的山区,庭院经济又是循环经济的一个不可缺失的一些,袋料香菇种植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很适应庭院式扩展的模式。(二)“简易棚架式”香菇种植及管理。
1.搭设棚架:5月下旬在条件有限状况下,我们将河南泌阳的“小棚大袋”种植模式与现行条件相结合,在农村庭院内建“简易棚”。 “简易棚”棚长8.1m、宽4.5 m、高2 m,棚内搭设出菇架,架高2m,宽1 m,每层四根纵带承担菌棒,双行放置,层间距30㎝,每个架子共六层。“简易棚架”搭设完毕后,用石灰水上清液喷洒棚内及菌架消毒,尔后散垛摆菌棒,菌棒间留有5-8㎝的间隙有利于出菇,这样的简易棚架内可放置菌棒约1300-1400余个。菌棒摆好后,再用石灰水上清液喷洒棚内及菌棒消毒,并有降温作用。2.出菇管理:从5月至10月旬平均气温不超过20-22摄氏度是最梦想的出菇温度。出菇“简易棚”内挂3根水银温度计与一个温度湿度表,以便每日观测记录。要求每日早5-6点、10点、下午4点、7-8点记录四次温度湿度并喷水管理。
出菇期的喷水一般是早晨5-6点,喷水后,简易棚、阳光温室、塑料棚室依靠地处的塑料薄膜、遮荫网与草帘(或保温被)要打开,离地20-30㎝,此时温度低适合给香菇子实体通风并补光;上午10点以前喷水,此时温度上升,喷水后要将塑料薄膜、遮荫网与草帘(或保温被)放下贴紧地表,坚持简易棚、阳光温室、塑料棚室内的温度与湿度,此时棚内是黑暗的,并让香菇子实体在适宜的温度下昼寝;下午4点早先,自然温度降低,此时打开简易棚、阳光温室、塑料棚室的草帘(或保温被)与薄膜进行喷水,喷水后放下薄膜与草帘离地20-30㎝通气补光;黄昏或晚上7-8点喷水,喷水后草帘(或保温被)与薄膜均放在离地表1m的部位上,让香菇子实体接受晚上至第二天早上的自然风光雨露。郁蔽林地内的塑料棚室、与普通的阳光温室、塑料棚室内斜依靠式摆袋出菇的种植管理办法同上述要求。
香菇菌棒的温度下降到与棚内常温相同时,即可用小木板轻轻拍打菌棒进行“惊蕈”工作,并使用喷水降温的措施拉大温差,促使及早出菇。通过一周左右管理,香菇菌蕾产生并正常成长。6月初,为出菇管理方便,对菌棒进行脱袋处理。夏天种植香菇,由于温度高香菇成长快速,菌柄长,子实体易开伞,菌盖边缘易翻转并弹射孢子。所以管理中,对香菇子实体切不可贪大,子实体开伞后,不但会下降商品质量。管理中,由于温度高、湿度小,棚内上层菌架的菌棒不易出菇,下层菌架由于光芒暗等 因素也不易出菇,所以在种植管理中,需经常将上下层菌棒倒到中央层菌架上,将出过菇的中央层菌棒分别倒到上下层菌架上修养1-2天后再行处理,以待下一潮菇的发生,其他管理同上。
3.采菇标准:按照香菇品系的差别,子实体菌盖直径差别即蘑菇的大小差别,采收的标准亦区别。武香一号等小子实体的品系待菇直径长到约4㎝左右时进行采摘。用手拇指与食指捏住菌柄,轻轻旋转就可采下。切不可生拔避免破损香菇菌棒,不利于下一潮出菇并避免杂菌污染。4.香菇菌棒补水对策:采过香菇的菌棒容易失水,此时.要准时对菌棒进行补水。(1)用注水器向菌棒内注水补水,水温越低越利于出菇。(2)浸水补水,在既没有注水器或也没有自来水的状况下,能够用器皿或地表挖坑,坑内衬有塑料薄膜盛水的措施对菌棒浸水补水。浸水24小时后捞出,第三、四天就有菌蕾形成。菌蕾产生后按上述要求喷水管理,一昼夜就可达到采摘的标准。
度过盛夏,随着温度的缓慢下降,越来越适合香菇的成长发育。能够在后期的菌棒补水过程中加入0.1%的磷酸二氢钾与0.1%白糖,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出菇成效会更好,产量会更高。(三)“简易棚架式”反季节种植香菇适合山区庭院经济的扩大。香菇种植出菇季节与香菇的生活习性不稳和,香菇为变温性低温菇种类,而反季节种植香菇出菇季节为春末、夏天、初秋高温季节,所以“简易棚架式”是真正的简陋式反季节种植的典范,特别是庭院经济种植模式,种植面积小,一次性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夏天香菇市场货位缺口大、易销售、价格高。而种植出菇管理并非复杂,只要种植户的责任心强、种植技术很容易掌握。
(四)病虫害防治和治疗。北京的春末至初秋,温度高,还有梅雨季节在其内,种植香菇很容易招致病虫害的侵袭。所以在种植的始末都要堤防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防重于治”,在种植管理过程中,要保证种植场地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并多次喷洒石灰水上清液,避免绿霉等杂菌的污染。由于香菇菌棒的特殊气味,很容易招致菌蚊、菌蝇等害虫的侵袭骚扰,但切不可往香菇菌棒上喷洒农药,特别是出菇时期尤为主要。避免菌蚊、菌蝇可采用市菌协推广的“两网一灯一板一缓冲”的技术,并可在“简易棚”、阳光温室、塑料棚室内区别部位悬挂千分之一的DDV乳化布条,防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