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准真正被农民认可,让农民增收的产业化之路?河北省黄骅市十年坚持冬枣产业化开发,终于让农民认准了冬枣这棵“摇钱树”。今年开春以来,黄骅市掀起了种植冬枣的热潮,到目前已种植小冠密植片林2.5万亩,枣粮间作一万亩,600万穗小枣树高接换头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农业产业化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在特色上做文章,是这个市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基本方针。十年前,这个市林业部门把曾为贡品的冬枣作为特色农产品进行了前期开发。他们请来从事枣类研究的专家,组成课题组,对原有冬枣系进行科学量化测定,有针对性地制定土壤肥料配比,添加微量元素。经过技术攻关,终于培育出了一流品质的冬枣苗圃,使冬枣初步具备了产业化开发的基础。
市林业局花钱承包农民的土地种冬枣园,动员有眼光、有条件的农户、村庄栽种。东马村的韩英华老汉,1997年在1.1亩地里种了140棵冬枣树,1999年收入3000多元,去年收入1万多元,今年到盛果期,预计可收入4万元。黄骅市从1998年连续三年干旱,粮食大幅度减产,可大面积种植冬枣的孔店村,户均种枣收入都超万元。
大小间房村1996年种了180亩小冠密植园,也被包销,去年卖了30万元,今年又卖了30万元,今年又卖了30万。小六间房村支书王希荣高兴地说:村有50亩树,两委班子才巩固;村有百亩树,能盖学校能修路;村有树200亩,集体富、群众服,能当红旗党支部。
冬枣种植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打破旧的种植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找到了新的增收路子。